草根"发明家"的逆袭之路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草根"发明家"的逆袭之路

发布时间:2019-07-08 08:41:07 来源:江苏工人报数字报

通讯员 陈冬 谢小平 宋坦 葛宇侠

记者 王槐艾

在江苏油田采油二厂黄马管理区有这样6名一线职工,他们来自不同的班组,仅有技校文凭,却凭借智慧和双手,成功申报国家新型专利29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8篇,100余项质量创新成果应用到了生产实践中,成果转化率达到100%。五年间,黄马创新团队为管理区解决生产难题200余项,累计创效2000余万元。

技校毕业的丁志敏是黄四注水站的一名机修工,在一次修外输泵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轴套怎么样都取不下来。最后没办法,只能大修。这一次经历给了他很深的触动:“本来一个挺简单的事,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浪费了很多时间和费用,给生产带来这么大的困难。”这件事,像一个梗,一直横亘在丁志敏心中。直到几年后的一次修理,丁志敏在操作中突然有了“灵感”,将这个难题解决了。2012年,丁志敏以这项技术成功申请了他的第一个专利——《离心泵机械密封轴套取出装置》。

从此,丁志敏的思维模式就是如何用技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注水泵组合阀易损耗,一台注水泵5组组合阀平均就要更换3组,才能实现安全平稳注水。而每个组合阀费近3000元,一年下来,注水泵组合阀的费用就高达十几万元。丁志敏用了5天时间,一直在韦2中转站内反复拆装组合阀,寻找破解组合阀修理的方法和玄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研究,他终于得出结论:组合阀的低压端面腐蚀磨损情况较轻,可通过研磨修理,对于较严重的情况,用机床鎕去0.02毫米后在研磨台上研磨后恢复使用。这个方法一经讨论后,迅速得到大家认可。维修后的组合阀在韦2中转站试用后,不仅运转良好,而且使用寿命也比同期延长15天。丁志敏用20元的价格维修好了一组注水泵的组合阀,年节约费用5万余元,而全部维修费用仅几百元。凭着这种爱钻研的劲头,丁志敏硬是从一名普通采油工,“钻”成了主任技师,现在他已拥有1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今年52岁的沈剑,技校毕业后从集输到采油、锅炉、注水,干了很多岗位,但不变的是“一直摸索不断创新”。就这样,这位技校毕业的草根,根据自己工作中的实践,一点点的摸索,逆袭成今天的中石化、分公司技术能手,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现在的他,是该区当之无愧的技术“大拿”。这些年,沈剑不仅坚持岗位创新,还带出多名善“啃”技术硬骨头的徒弟。

徐小琴是沈剑最得意的徒弟之一。这位年轻的女工连续三届当选江苏油田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油田十大杰出青年。“我是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师傅不爱说话,但总是费尽心力地教我们,他也不太懂做什么细的思想工作,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怕啥呀,有师傅在!’但就是这句话,每次参加比赛,我就觉得心里特别有底。”2004年、2005年,徐小琴连续参加了局、厂技能大赛,赢得技术能手的称号,从一名中级工破格成为高级工。

徐争峰、周斌,一个是2007年中石化集输技能大赛铜奖获得者,一个是2013年中石化采油工银牌获得者、油田技术能手,在他们俩的心中,沈剑是一位宽容善良,却又严厉认真的好老师。2008年油田第11届采油工大赛期间,沈剑负责机械制图和管配连接。“每次我们遇到困惑,沈师傅总是手把手教我们,把每一个问题都掰开揉碎讲给我们听,严格细致到每一个动作、每一根线、每一个图例。”培训期间,老沈几乎成了全职保姆,全程陪同指导两个得意弟子的学习,直到徒弟们参加中石化比赛获得好名次,他才放下心来。金光闪闪的奖状奖杯中,有老沈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看徒弟领奖,比自己拿奖更高兴。”

仅去年一年,沈剑、丁志敏、徐小琴、吴红柳、罗先锋、崔涛这6名草根创新达人组成的两个QC小组,均获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两项质量科技成果分获油田分公司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报7项QC成果在厂级评选中全部获奖。其中沈剑带领的飞翔QC小组,还代表江苏油田参与中石化质量科技成果评比,荣获中石化技术能手及江苏油田、采油二厂QC成果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