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处的光芒 —— 赵树理长篇小说《灵泉洞》读札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最深处的光芒 —— 赵树理长篇小说《灵泉洞》读札

发布时间:2019-07-15 08:46:28 来源:江苏工人报数字报

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非常幸运地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人民作家”赵树理的长篇小说《灵泉洞》。虽然书籍的纸张已经泛黄,封面、书脊等部位也有多处破损甚至出现霉斑,但透过久远的时光,我依然能感受到一脉永不消逝的书香。

《灵泉洞》以上世纪四十年代为背景,展现了抗日战争最艰苦年代太行山区的抗日风云,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战争真正的领导者,中国人民永远是不畏强暴的坚强群体。故事发生在太行山区灵泉洞一带。其时,国民党军队勾结地主、汉奸,假借“打游击”之名,用种种野蛮手段搜刮百姓、坑害人民,激起太行大地上的不息怒潮。作品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是主人公田金虎与小兰为逃避灾难进入灵泉洞,二是铁柱、小胖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参加“打给养”,三是国民党军队抢空了老百姓粮食后与地主发生“内讧”。在复杂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矛盾冲突中,普通佃户的儿子田金虎“在风雨中历练和成长”,实现了从懵懂到自觉、从犹疑到坚定、从稚嫩到成熟的嬗变,成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他身上,读者也真切地感受到灵泉洞人民抗击内外反动派的英雄业绩。

从首次公开发表到如今,相隔了60年的光阴,《灵泉洞》为何仍能令人一往情深、回味无穷?笔者在阅读之余,不由得围绕这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手法以及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和风格,一次次沉浸于对作品的反刍式解读、靶向化思考和与作家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里。

“天生一个灵泉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镶嵌在山西省阳城县杨柏大峡谷悬崖间的灵泉洞,是赵树理这部小说所描绘和叙述的主要场景。此洞原名“白莲洞”,当年赵树理在此工作期间改名为“灵泉洞”。赵树理是沁水县人,但他参加革命的首站在阳城。“半部灵泉洞,一世赤子情”,赵树理从1937年初到1939年夏,在杨柏山地区担任特派员和区长,这段岁月是他一生唯一主政一方的时期。艰难岁月,血雨腥风,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动员和组织民众与“敌伪顽”展开坚韧搏斗,这里有着他惊心动魄的记忆、英勇无畏的足迹和对未来的灿烂憧憬。因此,灵泉洞是赵树理走向革命的出发地,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根据地。在这部作品中读者所能洞悉和感悟到的,正是赵树理对这方山水真挚、生动、传神、朴实、详尽的描绘,正是他与这片土地血肉相连、一世牵挂的赤子情怀。

作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人民作家”、20世纪大众化文学的领军人物,赵树理为华夏文学宝库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制。而《灵泉洞》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凝聚着赵树理深植于大地的群众情结和沉淀于肝胆的革命情怀。通过阅读《灵泉洞》,重温赵树理绵延在抗日烽火下、蕴涵在峥嵘岁月里的心灵独白,纪念和回顾他的人生航程和创作历程,学习他的作品和人品,学习他将人民放在心灵最深处、真诚为人民写作并为人民利益奋斗一生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火热的新时代具有一种值得永久传承的价值。

只有愿当、善当、乐当“人民作家”,才会真正成为“人民的作家”,赵树理用他的创作实践诠释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这种人民性,在《灵泉洞》中有着深刻而丰盈的体现。从创作的动机和目的来看,它们都发轫自人民群众的“心窝”,流淌着巍巍太行的不竭血脉;从创作的风格与笔触来看,每一个字句都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魂,生发成一条葳蕤于万里沃野的常青藤。与此同时,在这样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作者对背景、环境、细节等方面的描写,既具体细致,又凝练传神,运用了当地百姓“最熟悉、最易懂、最认可”的口语化语言、演义化叙述、本色化铺陈,是一种适应心声传播、追求永恒鲜活、打造“灵魂共同体”的积极探索和突破,从而使作品所呈现的故事和情节能够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处处相传,为具有最广大覆盖面的人民群众所喜爱、称颂。

尽管一直非常推崇赵树理的作品,但这部饱经沧桑的《灵泉洞》依然给我以“耳目一新”之感,它让我又一次打开了理解、感悟赵树理文学创作思想和风格的“开关”,使我越发坚信,“一位作家,只有深怀为民之心,对脚下的土地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下才会涌流出闪光、永恒的文字。”从更广涵义上说,每一位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只有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脚下才会走出一条永不迷航的路。

那引领我们前行的一缕缕亮色,是亿万群众从生命、灵魂、信念、品格最深处散发出的光芒。

孙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