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支部“双创故事” 银发劳模的创新之道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劳模支部“双创故事” 银发劳模的创新之道

发布时间:2019-10-28 07:15:38

记者 范翊

在位于镇江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的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一个以省劳模沈晓昆名字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吸引了6名志同道合的老劳模共同创业,他们都获得过全国或省市劳模称号,都拥有专业特长,都已经退休,更重要的是,都有一颗热爱农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心。

再育失传古宝“凤头白鸭”

在工作室的展板上,列举着几大创新项目,其中凤头鸭的保护利用,尤其值得说道。

凤头白鸭是我国的一种古鸭,它乌嘴白羽,头顶白冠有如凤头,毛色洁白好似美玉,具有极好的观赏性,同时也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因品种少,明清时代,只有少量凤头白鸭圈养在皇家园林。清高士奇《蓬山密记》记载,康熙四十年,康熙帝有一次在畅春园说:“园内凤头白鸭,游戏成群。上曰‘人传此种味美,食之有益,然朕爱其洁白,从未烹食,不知其味’。”——因为它太好看了,连皇帝都舍不得吃。可惜后来此鸭散落失传,再也难觅踪影。

沈晓昆从古代文献描绘中,得知曾有这么一种稀世珍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让凤头鸭重新问世,成了沈晓昆萦绕心头的一个梦想。

2005年,沈晓昆在某地指导稻鸭共作时,在一群鸭子中,惊喜地发现有10多只鸭子显示凤头鸭部分特征,不由得眼前一亮——沈晓昆知道,这属于凤头鸭的性状变异,他如获至宝,将这批鸭交到了天成公司负责人戴网成手中,由此开始了凤头鸭的再现工作。

沈晓昆工作室与扬州大学合作,从最初的凤头鸭变异材料选起,一代代选育,经过长达15年的抢救、整理,凤头白鸭的性状趋于一致,遗传品质稳定,群体上千,这一灭绝300多年的著名古鸭得以“重生”!2019年4月,凤头白鸭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鉴定。沈晓昆介绍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再允许以地名“镇江”来冠新的鸭种名,只能将这种鸭命名为“润州凤头白鸭”。这项成果不仅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家鸭品种增添了一个全新的门类,更增添了一个有镇江符号的新鸭种。

田头的“鸭子王”与“猪司令”

沈晓昆与鸭子结下不解之缘,这要追溯到他的一项执着研究了20年的项目——稻鸭共作。

“以往种稻都是化肥开路,农药先行。长此以往将恶化农业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现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的品质越来越重视,种稻必须要有新思路。”沈晓昆说。

日本是农业先进国家,要掌握前沿科技,日语是门槛。沈晓昆通过自学,达到了能自如阅读和会话的程度,这让他很快与日本农业专家熟络起来,无障碍交流技术。感动于沈晓昆对农业技术的执着和痴迷,日本一家农业期刊社向他长期赠阅该社期刊。

1999年,沈晓坤读到一篇关于稻鸭共作技术的日本文章,让他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稻鸭共作,简单来说就是在稻田中养鸭,鸭子觅食为水稻除虫除草,鸭粪用于施肥,鸭群搅水游荡,为稻株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种养结合,鸭为稻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何等巧妙!

说干就干!2000年沈晓昆从日本“要来”技术,来到当年插队的地方,找到老朋友、劳模谢桐洲,他们在30亩水稻田里放养一批小鸭子,开展了“稻鸭共作”技术试点。2002年,沈晓昆带着几名专业户前往日本取经,进一步对“稻鸭共作”技术进行完善升级,特别是了解到了稻田中用什么鸭种最合适、一亩地放养鸭子的数量等精细化操作方法。这个项目,沈晓昆坚持了20年,建成了国家唯一的稻鸭共作示范基地。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沈晓昆又引入了豆科绿肥苕子,形成了“苕稻鸭”的新模式,既解决了有机肥的不足,又利用了植物的化感作用,更好地抑制杂草,稻鸭共作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先后出版了3本稻鸭共作专著,发表了几十篇相关的文章。在镇江拍摄的稻鸭共作数字电影,获得了国际农业电影节一等奖。

沈晓坤不仅成了“鸭子王”,还是位“猪司令”。

还是在2002年在赴日本参观学习时,一项新型养猪技术让他叹为观止。“我当时就纳闷,这里的猪圈怎么不臭呢?”询问后得知,这是发酵床养殖技术。猪舍鸭舍中,偌大的发酵床上生长着大量的有益菌,禽畜的粪便落在发酵床上,被特有的菌种及时分解,圈舍里便没有臭味。

沈晓昆立即请教专家、收集资料,学习发酵床养殖的技术。回国后,他和老搭档省劳模戴网成一起,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发酵床”养殖基地。这项技术比传统养殖方法节水90%、节约饲料10%,成为生态养殖的新亮点,被列为我省太湖水治理的重点项目。全省应用这项技术饲养生猪450多万头,增加经济效益6.66亿元。沈晓昆进一步将发酵床技术应用到家禽养殖,也都获得了成功。

在沈晓昆劳模工作室推动下,发酵床养殖技术进一步辐射至黑龙江、河南、安徽、山东等农业大省并屡获国家、省、市级农业技术大奖,以发酵床技术为题材的《发酵床环保养猪新法》获得了第十三届华表奖科教片奖,成为镇江农业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退休不退志,创立银发劳模团队

2008年,沈晓昆从镇江市科技局农村处的岗位上退休下来,他依然舍不得丢下农业,而是干得更多了。

这一年汶川地震,沈晓昆重新披挂上阵,以农业专家的身份参与对四川绵竹的援建。为保护灾区生态环境,沈晓昆积极推广发酵床养猪、养鸡。白天,他冒着余震危险,帮灾民建猪圈鸡舍,上山为发酵床采集本地菌种;晚上,总结推广经验。一天晚上,发生剧烈余震,房响床晃,他跳起来跑到猪圈查看猪仔,看到棚舍和小猪安好,他才放下心来。如今这项新技术在绵竹开花结果。

今年已经71岁的沈晓昆依旧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不是在乡下,就是在下乡的路上。他满头白发,衣着简单朴素,讲起话来中气十足,说起农业技术推广的话题便滔滔不绝,就像放机关枪一样。别人问他怎么不歇歇?他说:“我要坚持农业科技研究和实践,为生态农业尽自己的力!”沈晓昆近年来还受命对口支援贵州、新疆,将“独门绝技”传播到山区和边疆。

沈晓昆工作室2013年获得“江苏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2014年,沈晓昆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其成员还有:省劳模戴网成、全国劳模杨金龙、省劳模谢桐洲、市劳模姜哲、省劳模王柏生,同时吸引来自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农科院、南农大、镇江农科院等各专业的外围专家多达30人。他们术业有专攻,常年从事梨、草莓、桃、食用菌、资源昆虫、鸭稻共作等种植或研究。年龄最大的杨金龙今年78岁,1990年被农业部评为劳模。市劳模朱忠贵前年退休,算是团队里的“年轻人”。他们在天成公司的劳模工作室不定期聚会,交流信息和思想,有课题分工合作,共同攻关。

一群白发苍苍的退休劳模,正在科技创新、强农富农的大道上,坚实而欢快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