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匠心琴韵不平常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李小平:匠心琴韵不平常

发布时间:2019-11-25 10:06:25

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于菁 鹿娅

一张琴台,一壶清茶,一炉沉香, 轻抚琴弦,宁息静心,声在外而念在其中……这是记者对徐州古琴爱好者集聚地、“斫琴工匠”李小平工作室的第一“观感”。

“古琴能够陶冶人的心性,让人戒掉浮躁、缓解焦虑、减轻压力。”李小平说,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门艺术,最吸引人的是它所体现的生活与情感的流露。学习古琴,不仅可以掌握一门修身养性的技艺,平复浮躁的心性,还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心。一年前,年届退休的孔女士参加了李小平的斫琴培训班,现在早已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接连参加了好几场市总工会组织的公益汇演。

提到李小平,孔女士总是赞不绝口:“人都说李小平是‘斫琴工匠’,其实他更像坚守传统艺术的‘文化工匠’!”孔女士所言,可谓一语道破“斫琴工匠”之内涵。

“古琴是最为悠久的古乐器之一,自古‘琴棋书画’之首的琴,其实指的就是古琴。”80后斫琴师李小平对古琴如痴如醉,从小就对艺术很感兴趣,在中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美术,高中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查阅美术资料的时候,无意间在看到古琴,便对此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接触到这件乐器。

第一次见到古琴,触弦的一刹那,如天籁般的声音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当时还在南通上大学的李小平,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声音。自此,欲罢不能。“即便不会弹奏,随便拨弄两下,空弦发出的声音也是非常悦耳动听。”

2009年,回到徐州的李小平,有幸拜到徐州斫琴名家陈甲丁门下,跟着陈师傅正式走入了古琴的世界,随师父学习古琴制作和古琴演奏技艺。“徐州制作古琴的艺人,现在也就3个人。”李小平说,斫琴十分艰苦,时间周期长,只有用长足的耐心去精雕细琢,才叫斫琴,一不小心,手上就会伤痕累累。第一次制作的古琴,一直还弹奏着。虽然中间修正过,但还一直抚着这把琴。李小平说,他对自己做的每一把古琴都有期待,期待它惊艳的时刻,每每弹奏,都是一种交流。

李小平不仅弹琴,还做琴。作为斫琴师,李小平纯手工制作技艺研发了多种古琴灰胎的配比、颜色的调整,创新使用蜜蜡、青金石、绿松石制作古琴徽位,调整古琴上弦方式使古琴调音方便,目前正申报第五批云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斫琴的第一道工序便是选材。在制作的过程中,李小平会把自己的想法、情感都融入琴中。“以老木头为主,尤其是百年或者千年的老房梁最佳。”李小平说,琴材多种多样,杉木、桐木、松木,甚至是杨树、柳树都可以,但材质不同,制作出来的音色也是千差万别。材质确定后,开始选造型、制底板、挖槽腹、合板、刮灰胎、研磨、上漆……历经十多个步骤,古琴方雏形初现。其中,刮灰胎是制作古琴中最耗时的一个环节。“要先刮一遍粗灰,然后刮一遍中灰,最后再刮一遍细灰,每次的间隙,还要打磨上一遍生漆。”毎上一道漆就要把琴放进荫房等至少半个月时间才能上第二道漆。一年下来,也就能做出10-12张琴。

“自己学琴、做琴,更喜欢教人弹琴,这时候最能感受到古典乐器所传递的魅力了。”李小平说。“你们弹这段的时候注意,手指只需蜻蜓点水,别太用力,关键在于气息的把控……”李小平教习古琴非常认真,一边看学员弹奏古琴,一边进行详细解说。他说,教习古琴,一方面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零距离接触古琴之内涵;另一方面是想将古琴带来的愉悦、慢调的生活感受分享给大家。

制造古琴是一门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斫琴师是手工艺人,同时也是不传世的音乐家。如今,会弹奏古琴的人越来越少,而好的斫琴师更是稀缺。李小平以工匠精神坚持不辍教授琴艺,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斫琴师坚守这块小小的阵地,让斫琴技艺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