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写写】 有一种精神叫作“抗大精神”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读读写写】 有一种精神叫作“抗大精神”

发布时间:2020-04-20 09:50:39

张  力

暮色笼罩的中国,有一团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衰朽落后的中国,有一股勃然的朝气冉冉升起;苦难深重的中国,有一声革命的号角隆隆吹响。李文健主编的《我们的青春》抚平了岁月的尘埃,融注了爱国的深情,让一代代有志青年重温“到延安去!”,重走新时代的长征路。

《我们的青春》牢记初心与使命,连接历史与未来,从“1938年前后中国革命的大背景”起笔, 以深沉的笔触、朴素的语言、炙热的情感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光辉岁月,既有“新女性的群像”,也有“劳动者的先锋”,既有“燃烧的青春”,也有“永恒的思想”,既有“世界的声音”,也有“马背上的文艺”。

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为了生存立足与发展壮大,作出了创办一所抗日大学的重要决策,旨在吸引人才扩大队伍,将长征中所积累的战斗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为救亡图存提供理论指导与群众基础。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应运而生。然而当时还未来得及开课,其所在的瓦窑堡就遭受了国民党部队的偷袭,校址连夜迁至保安县。不久,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需求,1937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建校九余年,培育了十余万军政干部,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青春不仅仅是生命中最有活力的一段时光,而是一种求索的精神状态,它不是以红润的面颊、灵便的腿脚、轻盈的微笑为标志的,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务实的作风、无畏的勇气为特征的。在抗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乃至行政后勤人员,他们从来没有用优美的词语定义自己的人生,而是拿起枪就上战场,拿起锄头就下农田,拿起书本就学知识,无关年龄、无关阅历、无关资质,更多地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与无比热爱。

没有教室、没有教师、没有书本、没有课桌,无产阶级究竟能不能办教育?答案是雄浑有力的,是震烁古今的。在这里,热血青年们怀着马列主义的信仰,立志以双手去埋葬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在荆棘遍布的小径上硬是踏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为国家命运歌唱,为民族前途呐喊。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科学理论对自我灵魂的救赎与改造,只有以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作为指引,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抗日大学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给我们今天的教育“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提供了基本遵循。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抗大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客观地说,很多人怀着忧国忧民的理想,逃离了自己的家庭,背叛了所在的阶级,奋不顾身地投入了革命的队伍。然而,他们一开始选择学校、选择队伍,并不知道“主义”与“思想”,他们只懂得“不抗日是要亡国的”。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地站出来,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斗志。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生活环境是异常艰苦的,学习氛围却是出奇的好。坐落在浑厚黄土地上的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步履匆匆的中共中央领导,在这里他们又多了一重身份——抗大教师。彼时,毛泽东亲自在抗大当起了兼职教师,从哲学到历史,从抗战形势到战略决策甚至到作风养成、婚恋家庭,包罗万象却深入浅出,激发着有志青年以吃苦为乐,以革命为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这里出发,走出了独当一面的顶梁柱,走出了运筹帷幄的多面手,走出了决胜千里的智囊团。

无论敌人用什么方法来进攻,我们都有一样办法对付,敌人用这一种方法打进来,我们用另一种方法打过去。面对战争环境的变化,面对敌我力量的悬殊,一所所分校的拔地而起,让抗大精神如同一粒粒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更多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成为马列主义的信仰者、实践者、奋斗者。一位位抗大学子怀着满腔热血与赤子之心,义无反顾地奔赴疆场,解放中华民族,保卫世界和平,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生的希望,也是爱的信念,更是真理的力量。

历经早期的一穷二白、中期的繁荣发展、后期的使命成就,抗大精神将永记于寰宇之中,四海不忘,八荒共彰。

(《我们的青春》  李文健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