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逆行战斗53天 用爱温暖患者心灵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高燕:逆行战斗53天 用爱温暖患者心灵

发布时间:2021-04-29 07:57:00

本报记者 王鑫

她没有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只是扎根于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她没有孤芳自赏的清高傲气,却脚踏实地履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用行动谱写出一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歌;她是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却在武汉抗疫一线战斗53天,用爱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灵。她叫高燕,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女护士、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2010年,22岁的高燕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医务工作的向往,来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高燕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她没有胆怯,虚心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当别人在休闲聊天逛街时,她在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英语、学习文献、学习演讲。她相信,每天每月每年点滴的努力都有意义。慢慢地,她开始参加各项技能比赛、英语比赛,参加党团工作,参与各项志愿者服务,考省级专科护士,考高校教师资格,考硕士研究生。她努力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自己满腔的热情、爱心服务于患者。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重大疫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10年的有能力有经验的护士,高燕主动请缨,成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批援助湖北的第一批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我知道去武汉有危险,但我想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在将来留下遗憾。”高燕说。

到武汉后,为方便开展工作,高燕剪去了心爱的长发,并主动请缨去重症组,照顾病情最重的病人。在重症隔离病房,高燕不仅仅是一名护士,还是护工、保洁员,也是家属、康复师、联络员……她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安慰和帮助,让患者感受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重症病房,她担任小组内组长,对小组工作进行分工、统筹、协调,主动分管病情较重的患者,请缨承担夜班工作,是组内承担夜班最多的女性护士。她平均每天护理两名危重病人,多数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这些病人护理起来风险大,换药、吸痰、做痰培养等等,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她都义无反顾。新冠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有时候需要做俯卧位通气和肺复张,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去配合医生一起完成。遇到紧急抢救的情况,她也毫不犹豫地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组员们都说:“只要跟着高燕就特别踏实安心!”

在高燕看来,医学是一门饱含人文关怀的科学,尤其突发灾难时,病人需要的不仅是医疗救治,还有触及心灵的真切关怀。12床的付婆婆因为氧合不好一直戴着无创通气,每天上班时高燕总会握着她的手,亲切地指导她“放松,跟着我,吸-呼-吸-呼……”她急促的呼吸慢慢缓和下来,情况开始好转。她认得高燕是每天照顾她的护士:“你一走,我就心慌;你一来,我就心安了!”这种被认可和需要的感觉让高燕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婆婆吃得不多,而且一顿饭常常要喂一个多小时,吃吃歇歇,凉了再加热,如此反反复复。高燕一边喂饭,一边跟婆婆聊些儿女孙子的事情。婆婆说“这是她吃过的最温暖最好吃的饭!”

因为在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优异表现,高燕赢得了新冠患者和医护同行的好评,被评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嘉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团员青年等荣誉。

援鄂归来之后,高燕时常会收到患者的短信或视频,有表达感激之情的,有告诉目前自己状态的,他们会像孩子一样满脸微笑,骄傲地展示:“你看,我现在可以自己吃东西了!”高燕说:“她们脸上的笑容,是我看过的最美丽的笑容,让我看到了希望、信心、曙光和爱……”

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重大疫情,高燕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表现出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坚强斗志,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勇挑重担、救死扶伤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