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卫祥:守护心中那一抹深蓝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吕卫祥:守护心中那一抹深蓝

发布时间:2021-07-09 09:24:03

瘦瘦小小、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吕卫祥是同事公认的技术“大神”。

通讯员 吴宝城  记者 王鑫

吕卫祥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瘦瘦小小、头发蓬松,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不善言表的他,在常人眼里,很难与首席技术专家联系在一起。他没有显赫的名校背景,没有耀眼的学历光环,却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老大”,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大神”。

扎根军工一线23年,吕卫祥先后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被授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船舶集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今年五一,他又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隐藏了他哪些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呢?

技术创新的闯将

乔布斯曾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对于技术创新,吕卫祥虽不能算偏执狂,但他沉浸其中的执着和专注令人印象深刻。

入职不久,吕卫祥便展现出同龄人少有的忘我精神和科研定力,很快在产品研发上崭露头角。不苟言笑的他,一谈及技术创新,便“两眼放光”。一旦接手项目或课题,他就自动屏蔽各种干扰,全身心投入创新。

某型装备是舰载雷达的拳头产品,其中数字收发组件关键技术是研制中最难啃的骨头。作为技术攻关小组负责人,他充分发挥坐得住、爱钻研、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为了探寻突破口,他经常好几个星期沉浸在实验室里,查阅资料、反复试验、分析数据、验证可行性,直至找到解决方案。

除了执着专注,吕卫祥还敢想敢试,百折不挠,以屡次失败换来宝贵的成功。他常说,科研需要耐心,需要长期坚持试错,很多问题往往都是快熬不住、几乎绝望的情况下取得突破的。

某新体制装备编队协同组网技术是国家探测装备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铩手锏”。没有可借鉴先例,他就在大量仿真和试验中捕捉创新灵感。“这些灵感很多都是天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许多一经验证行不通,只好从头再来。”一次次失败没有让他泄气。他与团队一面努力吃透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一面坚持试错,熬夜加班,制定方案,驱动关键指标,不断修正调整,一步一步逼近目标。

天道酬勤。截至“十三五”,他已攻克了数字相控阵研制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在多舰协同通信设备中,独立开发的新型软硬件一直沿用至今,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次次的科研历练,也让他迅速成长为院所雷达系统、信号处理等技术学科带头人,34岁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42岁担任八院首席技术专家。

科研工作的干将

吕卫祥待人处世随和,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对科研工作的态度却毫不含糊。每接受一项任务,就像接了一纸军令状,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绝不甘休。许多进度和技术方面的硬骨头在他带领下被啃下。

只要有需要,不管天南海北,不管节假还是公休,一接到任务,吕卫祥就会立即动身赶赴现场。为研制新体制舰载设备,解决技术难题,他竞连续一年多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长期驻守实验室,因此被同事们戏称“以实验室为家的狂人”。

2013年,某新体制探测装备进行第一次海上试验。为解决一个技术拦路虎问题,吕卫祥克服种种困难,一连在试验船上呆了30多天,直到问题解决,试验圆满结束。预研创新课题外场试验,他负责多个项目,几个昼夜值守试验室,不畏劳苦;现场需要有人留守时,他又主动放弃休息,为的就是晚上可以多工作几个小时。

担任项目负责人、院首席技术专家后,吕卫祥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头绪更多了。但他仍坚持言传身教、亲力亲为,哪里有问题,就去哪里解决。不管是调试恢复工作还是拖电缆的苦力活,他都一马当先冲在前。

“谁不想过舒服的日子呢?平时吃住在办公室,比外场试验吃住在舰船上条件要好很多。”吕卫祥说,“平时多流汗,就是为了战时少流血。我多付出一分,把问题想得周全一些,成功就更有把握,更有底气一些!”  

项目团队的主将

吕卫祥深知装备的底色是团队。只要项目团队负责人是吕卫祥,大家都像有了“主心骨”一样。他被亲切称为“老大”,是因为他作为项目领头羊的作用,因为他以身作则的作风,更是因为他带领的团队总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他的一言一行,对项目团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激励作用。他领军的团队中涌现了众多青年技术人才,大家通过集体技术创新为提升装备效能作出了诸多贡献。在某型探测系统中,他激发集体力量,通过数字调度与资源分配控制方法,实现了技术高精度传递;在小型化多功能装备建设中,他与团队拧成一股绳,完成了关键模块的研制,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重构性;他在装备试验的关键时候,激活全员力量,精确找准指标误差来源,解决了复杂环境抗干扰难题,主持开发的新体制舰载装备,以好用、顶用、耐用得到批量装备。

吕卫祥深有感触地说:“我痴迷于科学研究,原动力是专业热爱,是任务牵引。科研问题的解决,往大处想是国家需要、部队需要,往小处想也是生活需要,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对组织关怀,家人支持,团队合作信任的最好回报。”

大四时,吕卫祥光荣入党。当举起右手站在鲜红的党旗前宣誓时,他心中便立下了一定要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自己才智和力量的心愿。如今,军工科研已深深融入了吕卫祥的生活,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年龄、履历和身份在变,但他的初心使命没有变,守护祖国海防安全的信念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