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华:在全国工会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蔡振华:在全国工会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09-06 19:32:14 来源:中华全国总工会

在全国工会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5月12日)

蔡振华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全总十七届四次执委会议工作部署,总结交流经验,研判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工会基层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工会基层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一)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工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坚持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进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扩大工会组织覆盖。一是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取得新突破。协同相关全国产业工会联合行动,8次调度研商,印发指导意见,召开“三新”领域职工入会新闻发布会,制作入会微视频。各级工会采取用人单位“单独建”、龙头企业“牵头建”、行业协会“推动建”等方式,加大建会工作力度。推行网上申请入会、区域工会兜底、入会项目制、工会联合会发展会员等做法,畅通入会渠道。2020年,全国新发展八大群体会员219.6万人,3年来累计发展会员874.3万人。二是集中建会行动取得新成效。制定《推进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方案》,各地摸底排查,上下联动、分类施策,集中力量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工会。推进会员实名制管理和“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以有效服务吸引凝聚职工。截至目前,已有23万家百人以上企业建立工会组织;26个省(区、市)总工会建立省级实名制数据库,入库会员超过1.5亿人。三是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取得新进展。全总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等文件,召开全国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从2019年起,全总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项目制建设,带动各地加大投入,力求做实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

(二)狠抓职工之家建设,基层工会作用发挥进一步显现。各级工会以“六有”为标准,以增强活力为目标,持续推进职工之家建设。一是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六有”工会专题调研,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条例》。通过完善会员代表大会、规范民主选举、会员评家等制度机制,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二是职工之家品牌更加响亮。召开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部署加强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开展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评选表彰,并印发表彰管理办法,将评选表彰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三是创新创效动能不断迸发。各地工会充分发挥模范职工之家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职工之家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着力扩面提质增效,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各级工会把企业民主管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效切入点,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保障职工民主权利。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召开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第二十三、二十四次会议,制定全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五年规划和职工代表培训五年规划,印发《关于推行企业集团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推动国资委、财政部在《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把民主管理写入公司章程。推动银保监会在《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对民主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推进金融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设。二是民主管理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印发《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召开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推动各地开展企事业单位职代会质量评估,制定工作规范、制度标准和操作流程等,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运行的标准化程序化。三是数字赋能民主管理实践更加给力。各地、各企事业单位在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同时,广泛运用新媒体、新平台,探索创新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模式。四是服务大局作用有效彰显。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指导各地严格履行职代会民主程序。开展“聚合力  促发展”全国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活动,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积极作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的通知》。

(四)加强业务培训引导,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素质进一步提升。各级工会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为工会基层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选优配强工会主席。指导基层工会严格履行民主程序,依法规范选举。积极选派干部到工作薄弱的非公有制企业挂职,努力补齐基层短板。二是壮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各地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逐步缓解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问题。全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元。截至目前,全国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含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已达4.11万人。三是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全总基层工作部举办4期示范性培训班、7期送教到基层活动,实体培训1200余人。推进职工代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全国职工代表培训师资库。

二、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推进工会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工会基层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基层工会建起来,还要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真正使基层工会发挥作用,最大限度把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要加强社会组织工会建设,强化工会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积极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突出问题,着力建制扩面、提质增效,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切实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给工会基层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三新”经济迅猛发展,新职业、新业态就业群体大量涌现,企业组织形式、劳动用工方式和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用战略眼光看待挑战与困难,创新思路举措,在巩固规模企业建会的同时,突破小微企业建会难题。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流动分散、难以界定劳动关系的特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建会入会、维权服务新方式。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机制,探索推进适合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利益表达新渠道,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近期,全总部署集中开展全国工会系统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深入劳动关系矛盾突出、工会工作薄弱和未建工会企业所在地区开展工作。这是全总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所采取的一项重大行动。各地工会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围绕总体目标和任务,摸实情、理思路、强联动、办实事。注重到基层寻找经验和解决办法,加强调查研究,学会“解剖麻雀”,推动成果转化,在解决问题中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切实承担起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三)准确把握深化工会系统改革对工会基层工作提出的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对推进工会系统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在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时对深化群团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基层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改革只有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激发基层活力。近年来,各级工会积极推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工会薄弱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缺人、缺钱、缺活力问题仍然突出,与党中央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盼差距较大。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主线,树立落实靠基层、落实在基层理念,谋划落实好“十四五”时期工会基层工作,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着力从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干部配备、经费保障等关键性问题。

三、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基层工作的新气象新局面

2021年工会基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总十七届四次执委会议精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为重点,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以职工之家建设为牵引,深化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以贯彻落实“两规划”为主线,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以提升能力素质为关键,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基层工作的新气象新局面。

(一)聚焦“三新”经济领域,广泛组织以八大群体为代表的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建会。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工会要把推进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树立“一盘棋”思想。全总相关业务部门、各全国产业工会、地方工会要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入会、维权、服务、保障等工作,凝聚全会力量,发挥整体效应。二要着力攻坚克难。开展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集中行动,集中推动货运、快递、网约送餐、网约车等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依法建立工会。已经建会的要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动员职工普遍入会,带动关联企业建立工会。2021年,全总将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开展组织和关爱货车司机、服务外卖骑手、快递企业工会组建和服务、轻工行业工会组建等专项行动,上下联动合力攻坚。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问题专题调研,打通入会方式、组织形式、维权服务、经费保障等难点堵点,破解制约入会的制度性、政策性难题。大力推行网上申请入会、举行集中入会仪式等方式,推行“行业覆盖、区域兜底”入会模式。全总将研究制定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相关文件,修订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考核办法,强化目标导向,提供政策指导。四要倾斜资源力量。继续实施入会项目制建设,引导各级工会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发挥示范作用的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

(二)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会,努力扩大工会有效覆盖。以党建带工建为抓手,积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支持,推动将工会组建融入党建工作部署。加强与人社、税务等部门联系,通过联合调研、发文、检查等形式,共享信息共同发力。一要紧盯非公有制企业。巩固百人以上企业建会成果,将建会重点逐步向50人及25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开展建会集中行动,带动小微企业能建尽建。二要推进社会组织建会。全总将联合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工会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依法建立工会。以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和各地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医院、学校、幼儿园等为重点,开展摸底排查,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建立工会上取得新突破。三要创新方法载体。探索推进企业建会的新模式新方法,优化建会流程,推广“一函两书”等制度。继续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建会入会动态管理。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以有效服务吸引职工入会。

(三)推进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各级工会要树立建家就是建会的理念,从加强规范建设、强化思想引领、促进改革发展、落实维权制度、拓展服务载体、开展会员评家等六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水平。今年,要打好推进职工之家建设“组合拳”。一要开展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基层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希望各地工会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二要启动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复查工作,切实做实叫响职工之家品牌,争取经过5年持续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模范职工之家动态复查监管机制。开展职工之家建设专题调研,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干部履职补贴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三要规范会员评家工作,制定会员评家实施办法,明确操作程序和结果运用,提升评家质量和效果,激发建家内生动力,真正使基层工会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四)狠抓职代会制度建设,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以贯彻“两规划”为主线,以制度落实为根本,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一要聚焦制度落实。加强与国资委等部门协调沟通,推动企业民主管理融入党建工作布局,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将民主管理融入公司治理、写入公司章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二要聚焦程序规范。制定全国层面的民主管理工作操作指南,召开规范职代会现场经验交流会。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关于推行企业集团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推动集团企业建立与企业管控模式、管理层级相匹配的多级职代会制度。三要聚焦现实关切。对互联网技术在企业民主管理实践方面的运用进行深入调研,探索运用网络技术改进民主管理工作。加强“两新”组织推进民主管理的研究,探索通过区域(行业)职代会以及其他民主形式,维护平台就业人员民主权利。认真组织第十一次全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检查,研究破解制约企业民主管理的现实问题。

(五)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切实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积极作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一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级工会要摸排本地劳动关系动态,指导督促企业认真执行企业民主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反映利益诉求,把劳动关系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二要持续深化“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要继续开展好“聚合力  促发展”全国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关心企业生存发展、为企业献计献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组织开展全国企业民主管理微视频大赛,讲好民主管理故事。三要加强政府和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在民主协商、源头参与、维权维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强化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提升履职保障能力。要强化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工作者队伍。一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采取送教上门、现场观摩、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提供菜单式、个性化培训,着力解决“本领恐慌”问题。二要壮大基层工会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录聘用、薪酬待遇、业务培训、职业发展等制度机制,做好工资分级负担补贴工作,切实稳定好、培养好、发展好这支队伍。加强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三要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职工代表师资培训队伍,精准有效地为职工代表提供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努力实现职工代表培训工作覆盖面不断拓展、方式不断改进、成效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