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师徒说:共探科研路,用匠心守护电网安全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工匠师徒说:共探科研路,用匠心守护电网安全

发布时间:2021-09-13 08:57:59

卜强生(左)向徒弟罗飞传授经验

本报记者  谢丹娜  通讯员  孙婷

在国网江苏电科院,有这样的师徒,他们教学相长,共探科研路,用匠心守护电网安全。9月10日是教师节,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师徒说”。

带着“三个耳朵”去干活

2014年7月,张晓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进入国网江苏电科院,被分配到朱洪斌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幸运的成为了行业知名高级专家朱劳模的徒弟。入职后,师傅先是要求她熟悉专业各项相关的标准,接着便带着她开展绝缘油、六氟化硫气体检测。

“一天,师傅让我做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这对我来说并不难,我按照师傅之前的演示,依葫芦画瓢顺利完成了试验,自信满满的把检测结果送给师傅看。”张晓琴回忆说,没想到,当时师傅却问了她几个问题:“你知道标准为什么这么安排试验吗?标准这样做对不对?你有没有比标准更好的方法?”

“一下子,我愣住了,我只知道按照标准的步骤一步步去做,却根本没有去认真思考,师傅的话让我如梦初醒。是的,只有始终怀着一颗钻研之心,才能每一天多一点领悟和提高啊!”现在,“为什么?对不对?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思路?”师傅的这“三个耳朵”的提问,成为了张晓琴工作当中的“条件反射”,面对每一项工作,她都会带着“三个耳朵”去开展。

如今,张晓琴也取得了10余项发明专利,负责研制变压器油含气量检测装置等创新成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全力帮助,正是有了师傅这样的指路人,我才能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更快成长。”

多做多想,打好专业基础

去年,电科院配电网技术中心电能质量专职缪惠宇正式拜师高级专家袁晓冬,“谨遵师傅的教导,在工作中多做、多想,打好专业基础,多与师傅交流,解答自己在工作中的疑问。”

回想起这一年来两人的教学相长,袁晓冬表示,“师带徒”不仅是新员工宝贵的学习渠道,同样给自己提供了整理经验、继续提高的重要契机,“为师者,要言传身教、毫无保留,指导弟子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徒弟,让他能够早日出师、独当一面,更重视塑造弟子完善的人格。”

而缪惠宇在师傅的指导下,积极加入“电博士”共产党员先锋团队,进行电力电子变压器核心技术攻关,经过一轮轮的设计、测试、调试,其5项核心运行指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畅通了新能源到用户灵活互选的4端8向“立交桥”,助力建成高效节能、智慧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加入IEC WG11工作组,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IEC TS 63222-1的编制中,珍惜每一次的交流机会,通过线上网络会议、邮件的形式与国外专家沟通细则、研讨技术问题,最终该标准以87%的比例通过投票。

目前,缪惠宇作为党员突击队一员积极投入至整县光伏接入技术攻关中,严格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任务,“在一年的工作中,发现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要以不懈的努力完成充实自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大步迈进。”

年轻人需要具备的特质

“一晃已经工作10多年了,从一名行业萌新成长为行业专家,这一路上,我也走过不少弯路,积攒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想与我的徒弟分享。作为刚进单位的年轻人,需要具备几点特质:勤奋、好学、敢干。”

国网江苏电科院继保自动化通信技术中心专家卜强生谆谆教导徒弟罗飞:勤奋,做事要积极主动,不要怕吃苦,踏实肯干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好学,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可以采用查阅参考文献,向同事请教的方式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武装自己;敢干,遇到事情要敢于去做,不要害怕失败,没有人是永远成功的,失败了也能积攒经验,为成功做好准备。

“一年前的拜师礼上,我给师傅敬上拜师茶,师傅嘱托我要夯实专业基础,勤学多问,多动手,扎根基层,积极参与现场工作,建立起对整个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的认识。” 作为一名通信技术监督专职,罗飞一直牢记师傅的教诲,努力打牢基础知识,积极参与现场工作,锻炼动手能力。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先后参与了500千伏惠泉变启动调试、500千伏龙王山变启动调试、500千伏笠泽变启动调试等现场调试工作,积攒了一定的现场调试工作经验。另外,在师傅的鼓励下,还积极参与“跨界”工作,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参与了园区直流配电网试验平台调试工作,国内首座综合能源站——无锡祝塘综合能源服务站的装置研发及系统调试。

“目前,在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团队正在积极参与整县光伏背景下的群控群调建设工作。非常感谢师傅这一年来对我的关心照顾和指导,未来,我坚信自己能够成长为像师傅一样优秀的行业专家。”罗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