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智慧,点亮生产一线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创新智慧,点亮生产一线

发布时间:2021-09-23 08:41:30

创新智慧,点亮生产一线

——全国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团队侧记

本报记者  谢丹娜  通讯员  刘婷  吉晓筱

近日,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获奖项目揭晓,我省共有3个技术创新成果登榜。其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陈昊“运行状态下高压断路器潜伏性故障监测技术及应用”斩获一等奖,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滨“车用微发泡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和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堂标“超仿棉多异混纤丝的研发及产业化”获得优秀奖。

十年磨一剑

一等奖成果“运行状态下高压断路器潜伏性故障监测技术及应用”,着眼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把提升高压断路器运行健康状态作为应用目标。项目的起源来自于一次奇思妙想……

一直以来,断路器的故障诊断与处理只能通过停电检修方式进行,不能及时掌握断路器故障信息。这个生产现场遇到的难题,一直记挂在国网江苏检修公司青年职工陈昊的心上。2013年,他参加单位体检做心电图检查,当探头绑在身上的一瞬间,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借鉴心电图原理,通过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断路器的故障信号,再将故障信号与“典型故障库”进行对比,以此及时判断断路器的故障信息。自此,一个创意诞生了。

前期准备中,团队成员拿出周六休息时间,利用实训场地的断路器收集部分基础信息。到了厂家模拟试验阶段,危险系数提高,在厂家没有人愿意配合试验的情况下,陈昊让年轻员工全部离开场地,坚持独立进行试验,断路器振动的声音在空空荡荡的车间里经久不息,获得宝贵的数据。

针对断路器潜伏性故障监测手段不足等问题,陈昊带领的团队创新提出了“双重主成分信号处理方法”“电场强度U型复合判据”“对时优化复合差流判据”“断路器多时间尺度整体健康度评估方法”等技术方法,攻克了断路器机械故障监测、外绝缘故障监测、回路故障监测、断路器状态评估等难题。如果把运行中的断路器比作成年人,相当于在其身体安装了心电图仪,在看气色的基础上,还能检测身体状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避免隐患进一步发展成事故。

从设想到落地,创新团队坚持推进近10年。该项目成果自试点应用以来,优化了高压断路器检修调试工作,有效减少变电站内临时停电次数与停电时长,增加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执着到V9.9

“不断进行现场调试、优化算法,项目材料改到了99个版本,称为V9.9版,而正式答辩前,火车上、餐桌上、地铁站等都成为模拟答辩现场。”团队的成员徐鹏回忆道。此次创新团队从接到成果申报通知起,就进入全体“备战”状态,方案编写、申报书起草、支撑材料收集、现场调试等,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大家常常会因为一个创新点、一个思路进行专业的讨论,面红耳赤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陈昊是国网江苏检修公司的青年员工,他热爱钻研,并乐于分享,被同事们称为“80后大师”。初见“木讷”的他,一讲起创新工作,侃侃而谈。年仅40岁,已成为IEC中国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江苏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十佳文明职工、国家电网公司专家。陈昊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立足于解决生产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持续开展攻关研究。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2岁左右,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基层班组,是国网江苏检修公司创新联合攻关平台的一块金牌试验田。

为了帮助更多年轻人提升专业技能,保有创新热情,创新团队吸纳了来自不同基层单位、不同专业、不同班组的青年骨干。在陈昊牵头的“微学堂”里,不存在专业之分,职务之分,开放包容,凡是对工作有益的思路、方法都可以展示,力求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钻研技术,学员之间经常在线上线下“论道”。

近年来,陈昊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省部级创新奖项30项,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8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项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的土壤

“这个项目团队集合了检修公司年轻一代的精锐科研力量,也凝聚了公司多年来的心血,团队的成长肯定离不开创新土壤的培育。”陈昊由衷感慨道。

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工会坚持把职工创新活动放在促进企业管理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大局中统筹考虑,依托全省300多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和10个工作室联盟,畅通发现问题渠道,形成在现场发现问题、在工作室攻关问题、在一线应用成果的孵化流程。其中陈昊所在的国网江苏检修公司已连续6年组织开展“群智苏检”群创大赛,积极搭建并完善职工技术创新体系、联合专业攻关平台。

2005年,陈昊进入电力系统成为一名普通的变电二次运检工,踏踏实实在变电站里跟着师傅学本领,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善于思考,将专业理论与工作经验相结合,从生产实践中分析提炼,努力推动专业发展。

“我觉得获得这个奖真的是团队的力量,除了获奖名单里的成员,还有南京运维站的孙小磊、许驰,变电检修中心的刘怀宇,特高压中心的王伟亮等等,都提供了很多帮助。”项目团队成员张海华说。事实上,陈昊创新工作室的微信群里互动频频,团队成员们将白天工作遇到的问题放到群里进行讨论,经常在深夜还在为技术上的疑点各抒己见,这已是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