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劳模的“跨界”人生路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银发劳模的“跨界”人生路

发布时间:2021-10-12 08:32:17

银发劳模的“跨界”人生路

——走近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沈晓昆

沈晓昆在义务讲解诗人闻捷的事迹。

本报记者 甘红 范翊 徐睿

记者眼前其貌不扬的“老农”,一边轻点着鼠标,一边中气十足地介绍着“稻鸭共作”“发酵床养殖”“凤头白鸭”等农业技术……以至于同行参加长三角15城市工会研讨会的工会干部一开始都误以为他是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的“老农民”。然而,当这位“老农”带上耳麦秒变讲解员,如数家珍般介绍一位诗人的生平以及一本本书籍时,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位73岁的老者,却是知识渊博的退休干部。他叫沈晓昆,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一位把青春献给农业且又痴迷诗歌的银发老劳模。

近日,记者走近这位银发劳模,努力探寻他不同寻常的“跨界”人生。

扎根农村,把青春献给农业

沈晓昆出生在部队家庭,父亲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军队卫生技术人员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者。1968年,他从镇江一中高中毕业来到了当时的丹阳县延陵乡插队,从此与农村结缘一生。

4年的劳作,让他对农业的感情生根发芽。很多知青返城,他却选择留守,并被县种子站派到万顷洋农场,开启了农业技术员生涯。业务出色兼之吃苦耐劳,沈晓昆颇受农民欢迎。他一步一步从生产队科技员、大队农技员、公社农技员,再从县农技员提拔为乡长,先后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和省劳动模范,连续两届当选为省政协委员。1986年,38岁的沈晓昆考入江苏农学院,毕业后被调入镇江市科技局,负责全市农业科技管理工作。

虽然到城里当干部了,但沈晓昆每周至少4次乘公交车、蹬自行车,来到田间地头。1999年,他在翻看《1998年日本农业书总目录》时看到一本《鸭子万岁》的书。书中介绍了不用农药化肥,而是用鸭子来帮助水稻种植的办法。他觉得这种生态又环保的种养技术,值得做。于是,他一头扎进稻鸭共作的实验中。他先后研究、应用、推广了役用鸭的选育、零日龄放鸭技术、一鸭三用、苕稻鸭技术等。他还出版了三本专著,发表了上百篇文章,2004年策划并主持召开了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

沈晓昆成了国家稻鸭共作示范推广基地的首席专家。日本鹿儿岛大学的副校长万田正治教授曾当着镇江市领导的面说:“下面,我要研究研究沈晓昆,他为什么对稻鸭共作这样痴迷。” 沈晓昆带团到日本鹿儿岛大学考察日本的稻鸭共作时,鹿儿岛大学还特意为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升起了中国国旗,让沈晓昆从心底里为祖国感到自豪,为自己能为祖国增光添彩而骄傲。

2000年,沈晓昆在《现代农业》上看到日本开了一个发酵床养猪观摩推广会的消息。发酵床养猪,巧用土壤有益微生物,不用清粪、没有臭味、也不用打扫,是个好项目。他当即给通过推广稻鸭共作技术认识的万田正治教授写信,表示了对这个项目的关注。此后沈晓昆组团到日本专门考察发酵床养猪项目。

发酵床养猪项目,很快就在镇江做起来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在镇江拍摄了发酵床养猪的数字电影。这部片子获得200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科教片一等奖。发酵床养殖技术先后获得了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农业推广一等奖。发酵床养殖从当初引进时的发酵床养猪,发展到养鸡、养鸭、养羊等,推动了国内的生态、环保养殖。

退而不休,振兴乡村勇创新

2008年,沈晓昆退休了,但他比上班时更忙了。

2009年,作为农业专家的沈晓昆受邀前往四川绵竹进行灾后对口援助工作。他将发酵床养猪、养鸡等技术推广给当地农民。短短两年间,这种生态养殖技术就在绵竹大地开花结果。

2011年,“沈晓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7名获得过省、市劳模称号并拥有专业特长的农业退休干部加入其中,下决心复活凤头白鸭。因为早在2005年,沈晓昆在丹阳延陵的一群鸭中偶然发现10多只鸭子呈现出凤头鸭的部分特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让凤头鸭重新问世,就成了沈晓昆萦绕心头的一个梦想。

从最初的凤头鸭变异材料选起,一代代选育,工作室经过长达15年的抢救、整理,终于成功培育出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致的“乌嘴白羽白凤头鸭”,使凤头白鸭这个中国十个古鸭品种之一的鸭中“奇葩”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并填补了世界凤头鸭类型的空白。2013年,工作室获得江苏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2014年更是拿到了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这块“金字招牌”。

除此之外,沈晓昆继续推广稻鸭共作的升级版“苕稻鸭技术”;率先将植物化感应用于生态农业、发酵床养禽技术,开辟了环保、生态养殖的新途径;研发功能性植物紫苏,育成亩产150公斤、含油率42%的油用紫苏新品系,参与了援川、援疆,赴河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的扶贫攻坚、乡村振兴。

他如今依旧保持每周下乡三四次的频率,甚至忘记年龄、冒着风险援川、援疆。他与一群银发专家一道,退而不休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

痴迷闻捷 ,晚年跨界做公益

“老农”沈晓昆,骨子里始终涌动着诗意情怀。早在1974年,沈晓昆在丹阳良种繁育场工作时,曾给著名作家袁鹰写了一封信,恳切地求购一本他的散文集——《风帆》。袁鹰老师用毛笔写的亲笔信给了沈晓昆很大的鼓励,在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他始终没有丢掉对文学、特别是对散文、诗歌的爱好。

由于常年扎根农村,他发现丹徒高资镇上有一条以诗人闻捷名字命名的“闻捷路”,除了路名,却没有任何纪念闻捷的东西。于是,他决定自出资金,为闻捷建立纪念馆。

这是一个执着且认真的老人。说干就干,他在从事繁忙的农业科研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全国各地搜集跟闻捷有关的文献与展品。

因为十年浩劫的原因,闻捷生前和死后被抄家数次,手稿、书信、日记、照片和图书等被收缴一清,亲友手中也所剩无几。当他得知1993年丹徒县政协曾在闻捷诞辰70周年时组织过一次纪念活动,除了编印《诗人闻捷》的资料集保存了下来,而那时候征集到的曹禺、臧克家、艾青、高占祥等的题词全部流失了,这件事更是深深地刺痛了沈晓昆的心。

老人平时很节俭,但只要书店、网络有关于闻捷的出版物,他都自掏腰包买回来,甚至上千元一本,他也毫不犹豫。到2009年,他已搜集到近500件藏品。其中,最难得的是著名画家、作家、翻译家高莽先生为闻捷创作的大型油画。于是,他到高资镇政府汇报搜集闻捷有关藏品的情况。镇政府和文化中心同意将镇文化中心三楼的两间半房(两间作展室,半间作办公室)借给他们。经过精心策划,沈晓昆和镇农服中心的退休干部姜哲,又发动朋友和同学,筹集5000元做了展版。2010年,他们朝思暮想的闻捷纪念馆终于开馆了。

随着沈晓昆更加广泛地搜集,资料文物日益增多,小小的纪念室已容纳不下闻捷厚重的历史。从镇文化中心,到高资中心小学,闻捷纪念馆几度搬迁。2019年10月12日,在市、区政府等部门的关心下,投资900万元的闻捷诗歌馆在水台村顺利开馆。主馆内不仅展示了沈老亲自收集来的1600多件有关闻捷先生的文献与遗物等,还有假山、高低廊、船舫、六角亭、绿化等附属设施。

“闻捷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丹徒籍诗人,被誉为‘人民诗人’、新中国边塞诗开拓者,与贺敬之、郭小川、李季并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诗人……” 沈晓昆在镇江市作家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镇江市闻捷研究会。作为镇江市闻捷研究会会长,沈晓昆倾注的不仅是他10多万的投入,更是他的梦想。

沈晓昆老人对闻捷馆的执着与坚持,感动了许多捐赠人。先后有60多位名家为闻捷纪念馆题词、题诗近百件。贺敬之在闻捷70周年诞辰时曾写过:“人民不朽,人民诗人永生”的题词。闻捷90周年诞辰时,89岁的贺敬之又题写了“永忆解放日,常思闻捷时。君名耀诗史,大地留大诗”的五言绝句。

一手做农业,一手做文化。沈晓昆对“两翼齐飞”充满了希望。精力充沛的他特别希望2023年闻捷诞辰百年之时,闻捷纪念馆能建设得更好,能得到更多部门、更多的人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