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梅:打造检测金字招牌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冯秀梅:打造检测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2-03-25 10:12:55

冯秀梅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极致

今年38岁的“江阴工匠”冯秀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水平的检测技能,开了单位从标准使用者到标准制定者的先河。她主持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标准制定和国家标准的审定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本单位在检验、检测领域的知名度和话语权。她组建研发团队,实现了本单位专利的零突破,研发的盐溶液周浸试验箱填补了国内空白。她带领团队负责实验室技术研发,为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是她不懈的追求

201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的冯秀梅,作为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直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到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直到今天,冯秀梅仍然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来江阴面试,最吸引我的是香山路上两排娇艳的月季花,好美!”从此,这个美丽的江阴,就成了冯秀梅实现职业梦想、创造职业成就的舞台。

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水平的检测技能,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在科研项目、标准制定和修订、专利研发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推进金属材料测试国家标准不断升级。

金属材料测试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冯秀梅之所以能够成为金属材料测试国家标准升级的推手,正源于她始终把创新作为追求的职业精神。冯秀梅读书时,学的是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她求学时的创新和韧劲,在工作中也明显体现了出来。

随着金属和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在特定环境下耐腐蚀性能的检测也就越来越重要。冯秀梅和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盐溶液周浸试验箱,通过周浸试验来评估金属及其涂层的耐腐蚀性。这套设备的技术难点在于干燥箱和溶液箱温差比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了关键。冯秀梅主张在中间加一个隔层,当试样在干燥的时候,隔层就会关上,过一段时间以后会自动打开,下到溶液箱里面,此时隔层再次关闭,可以保证干燥箱和盐浸箱温度的精准性,满足国标要求。

质量是她执着的坚守

刚刚来到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冯秀梅便以最快的速度熟悉、适应了工作环境。

两年后,冯秀梅负责组建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分技术委员会海洋环境腐蚀性能试验方法工作组,并担任工作组秘书,开了单位从标准使用者到标准制定者的先河。该工作组高效运行至今。

角色转换,对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冯秀梅不因成绩而骄傲,狠抓质量,把质量当作一种执着的坚守。

盐溶液周浸试验箱就是在她主持修订的国家标准基础上研发而成的。这套自主研发的腐蚀试验设备使试样在干燥和盐浸的条件下,周期往复地进行实验,实验方式比连续浸泡的腐蚀条件更加苛刻。

越是条件苛刻,越是要把好质量关。冯秀梅坦言,检测是求真的过程,必须实事求是,而要达到实事求是,质量控制必须严格,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严格做到科学、精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试验设备和试验方式填补了国内空白,至今依然精准高效地运行着。冯秀梅对质量的坚守换来了科学可信的成果,而成果继续转化为她精益求精的动力。

8年来,冯秀梅先后组织申报了省部级科技项目1项、地市级科技项目4项、江阴市科技局项目1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由她组织申报的23项专利获得授权,为公司积累了丰硕的专利成果。

2015年,国家船舶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江苏)中心正式成立,是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筹建的一个国家级平台。冯秀梅作为筹建组技术组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她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本单位金属材料检测水平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研究是她恒久的痴迷

冯秀梅自豪地说,她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不管事情大小,不管难度大小,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探出个底,要做到极致,做成行业中最优秀的那一个。她说自己喜欢检测工作,是工作成就了自己,所以很乐意在钻研中享受工作的乐趣。

对于生活中的细节,冯秀梅往往会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她认为,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也是当代工匠的核心素养之一。她注意到,气相色谱可以检测包装材料中的丙烯腈、苯乙烯、乙苯等有害物质,而以液氮为冷源,物料通过冷却粉碎的方式和气相色谱两相结合,检测效率和效果都将大幅度提高。

发现只是第一步,冯秀梅并没有停留在自己的发现上。她带领团队积极投入一次次的检测实验中,对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并终于在2019年推出液氮粉碎—气相色谱检测包装材料中丙烯腈、苯乙烯、乙苯等有害物质的专利,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冯秀梅对每一次发现都保持着新感觉。她用实际行动敏感、认真地捕捉新感觉中的价值,始终保持把发现的乐趣转化成科学成果的能力。在专业岗位上,她真正做到了探出底、做到极致。

近年来,10项专利、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6个国家和省级项目,都是冯秀梅在行业领域创造的奇迹。

如果说科研实验是行动先导,那么,最接地气的专业论文就是开在科研实验中的花儿。它们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可以服务、指导社会生产的。在冯秀梅的电脑文件夹里整齐排列着她的专业论文,从2013年到2019年,她的10篇专业论文在核心期刊《化学试剂》《冶金分析》《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等刊物上发表,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样的产量与质量在业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背后是冯秀梅的一个个无眠之夜,也是一次次的探索与发现之旅。她说每一次在检测中有新的发现都让她兴奋不已,而每一次模糊不清的表象又激发着她不断钻研的热情。她有时候回到家里后还满脑子都是数据,有时候梦里依然是数据。而一旦她驾驭了数据这匹黑马,就开始马不停蹄地码字、写论文、开展学术分享。她承认,她对检测这个活儿有点“痴”。正是这一份“痴情”,让人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她都是安定的、纯净的。她享受着这一份“痴”带给她的科研感、幸福感、成就感。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普通人闪闪发光的模样。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冯秀梅以她的“痴情”坚守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总结提高。

江阴市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