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泽锋:不断刷新国家纪录的“旋压工匠”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梁泽锋:不断刷新国家纪录的“旋压工匠”

发布时间:2022-04-27 08:42:20

本报记者 谢丹娜 通讯员 戴玉蓉

头顶红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这是江苏省劳模、常州旷达威德机械有限公司旋压工梁泽锋每天上班时的“标配”。他的工作就是坐在庞大的10米旋压机前,仔细旋压一个个钢铁“大碗”,也就是压力容器必不可少的承压部件——封头。他不断刷新国家纪录,把大型不锈钢旋压封头的最小板厚减薄量控制在不可思议的0.2mm以内。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熟练技工,再到高级技工、技师,在质量改进与技术攻关路上,只有中专学历的80后青年梁泽锋凭借灵巧的双手和坚韧的意志,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成长为封头行业颇有名气的“旋压工匠”。

专注坚守,把合格率提高到100%

2010年,梁泽锋进入常州旷达威德机械有限公司,在生产一线做旋压工。

旷达威德主要从事压力容器的封头制造,能够制造各类材质、各种形状规格的封头以及相关产品。封头作为压力容器上的端盖,起着密封容器、承受容器压力的作用,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是否能长期安全运行,为此国家制定了封头国标。而在封头的制作过程中,旋压成形工序至关重要,涉及板厚、形状等要素,制作要求高、时间长、难度大。梁泽锋就是负责这道关键工序的。

梁泽锋告诉记者,旋压是技巧活,通过用压力轮来施压钢板,使之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后,来完成各种形状旋转体的拉伸、翻边、缩口、卷边等工艺,“产品质量的好坏,加工设备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人。”

“首先你要像熟悉自己身体一样熟悉设备,用双手一点点控制压力,眼睛看着钢板挤压变形,做了几年的旋压工是看不出来的,要时间长了才有点数,到一定熟练程度的话,目测就和卡钳测量的效果差不多。”梁泽锋说,全靠人工控制,使得旋压工跟其他工种不一样,四年会做、六年熟练,想要做精的话,没有十几年功夫下不来。

而在这十几年的“修炼”中,旋压工得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压力。

入职以来,尽管活儿脏、苦、累,可梁泽锋每天总是精神饱满、高高兴兴。他把自己操作的10米旋压机当作宝贝,精心呵护,细心操作。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反复实践、总结,摸索出高超的旋压技术和操作流程,封头的断面形状、失圆度、内总高等总能完全符合制作标准,不锈钢表面的麻点、凹坑、划痕等,也总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梁泽锋接触的无论是原材料价值还是产品的附加值都很高。产品上一点细小的问题,可能会给压力容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满足于合格率99.99%,专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的缺陷。

10多年间,梁泽锋保持工序质量100%合格,经他旋压的产品,所达标准均高于行业标准。

勇担重任,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2018年12月,在河南新乡召开的封头国标改版会议,提到了对封头减薄的控制,常州旷达威德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修订单位。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正是因为有梁泽锋这样的“旋压工匠”,他能把封头减薄控制在0.2mm以内。

“吃饭在想,睡觉也在想。”梁泽锋告诉记者,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激烈,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已经超过国家标准了,最小板厚减薄量从3mm~4mm变成了1.5mm~2mm,“按照原来的标准,操作时压力大一点也没事,但现在不行了,必须改变加工方法。”

梁泽锋埋头学习吸收压力容器的相关工艺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认真琢磨,无论对使用的材料、产品设计、生产技术,还是工艺流程,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与见解,还经常与技术、质保人员探讨相关成形工艺和技术标准。公司一些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只有他能完成。

遇到品质要求近乎苛刻、在一些封头制造单位和一般的操作人员看来望而却步、几乎无法实现的任务,梁泽锋从没有提出任何质疑,他坚信只要精益求精一定可以达到,以至于大型不锈钢旋压封头的最小板厚减薄量能控制在不可思议的0.2mm以内。

一次来料加工,订货时,客户未提出任何特殊要求,只关照按封头国标制造。没想到,材料到达现场,对方却提出了制作技术条件,失圆度公差由国标16毫米提高至3毫米,周长和形状公差均比国标要求提高近5倍。

面对这批高规格产品,梁泽锋勇于应对,从材料分析入手,多方位研究其加工工艺和制作工序。为控制旋压时的热收缩量与失圆度,要用电炉加热到700℃,对试板进行热模拟,并进行加热前后的测量,待完全冷却观察试板尺寸变化,寻找材料的收缩变量值。他还特制了一套失圆度测量工装,在封头冷却到300℃时,对封头失圆度进行测量和旋压修正,从而保证旋压时的失圆度。

就这样,经过一遍又一遍测试与参数修正,终于通过了这次严峻考验。“修正封头失圆时,人需要靠近300℃左右的封头,才能观察到封头口部的尺寸变化。每次修正,人都像是洗澡刚出水时一样,全身没一处是干的。”梁泽锋笑着说。

近几年来,他每年承担质量改进与技术攻关课题,其中《4.2米以上大封头旋压最小板厚的提升》《FM10封头旋压铁素体硬度的控制》等课题分别荣获公司当年度质量与技术课题一、二等奖。他作为主操作手参与的9Ni钢大型高性能封头的整体成形加工技术项目,被评为常州市武进区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旋压“教头”,让工匠精神生根开花

在旷达威德公司,梁泽锋被大家称为“教头”。

而这“教头”的雅号,不仅仅因为他每当看见谁没有保护不锈钢的表面、看到有人违反工艺纪律,就立即上前劝阻、引导;还因为他通过“师徒结对”,悉心传授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让多位优秀学徒在全公司技术含量最高的操作岗位上顺利出师;更因为他领衔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攻关、工匠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2018年,“梁泽锋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借助这一平台,他与工作室成员持续创新工作路径,现已取得国家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完成技术攻关项目41项,取得科研成果21项,累计自主研制或改进设备8台套,获评高新技术产品2个,节约采购经费930万元,创造价值8000万元,并培养了一线技师71名、威德工匠、雪堰工匠和武进工匠6名。

“他不光自己提升技能、创新攻关,还带动了更多的员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让工匠精神在企业生根发芽、全面开花。”公司总经理杨庆高为企业有梁泽锋这样的标准“匠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