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华:破解核电钢构“卡脖子”难题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程小华:破解核电钢构“卡脖子”难题

发布时间:2022-05-06 09:57:35

程小华在进行钢构承载力试验脚

王槐艾 薛洁然 张婷婷

“科研工作就像是在黑夜中摸索着前进,充满着未知与挑战,但只要坚持,总能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看到胜利的曙光。”这是刚刚被评为2021年度中核华兴劳动模范的核电工程事业部钢结构管理部副总工程师程小华常说的一句话。正是有着这样的坚韧,他先后参与、牵头组织攻关核建造科研创新课题20余项,涵盖自动焊、大型吊装、模块化施工、数字化管理等,破解了核电钢构一系列“卡脖子”难题,为实现核电建造钢结构施工系统化技术创新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搞新技术开发,就是要把工艺做到最好,不是‘差不多’就可以。技术研发‘差不多’,工程应用就会差一大截!”程小华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做事情、搞工艺试验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程小华喜欢钻研,在中核华兴工作的16年里,他始终追求核电建造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攻关和工程推广应用,近年来依托“创新工作室”组织带领科研团队在非标自动焊机器人的装备开发和工艺试验、钢结构数字化管理转型、大型复杂钢结构模块化施工等方面攻关并推动现场工程化应用,全面提高建造质量和整体工效、降低高技能核级焊工需求,突破核电工程建造土建施工主要关键路径的关键技术瓶颈,为保障重要工程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提高工效打下坚实保障。

2008年,程小华参与核电钢衬里壁板安装自动焊工艺的调试工作。通过努力,有效助推核电钢衬里壁板安装自动焊工艺研发成功并应用,极大增强了他从事科研的信心。2017年,面对新堆型新设计,程小华受命研究单面焊双面成形自动焊装备及工艺相关工作。“给焊枪找一双‘慧眼’,让焊工丰富的焊接经验变成焊接固化的程序,让自动焊设备变成智能型的高技能焊接‘人才’。”程小华带领研究团队骨干以专项技术研究为依托,研究在焊接小车上加装激光智能跟踪系统,从而达到智能焊接的效果。

在模拟件焊缝RT检测底片评定过程中,细心的程小华发现,个别合格的焊缝射线底片仍有少量不超标的小气孔。“不完美,我们继续改进工艺,一定要达到零缺陷!”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上千次测试和修改,程小华把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分析得透透彻彻。激光智能跟踪MAG自动焊技术终于研发成功,达到预期目标。2019年底,经专家评审,认定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高效智能焊接空白,达到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底,通过不断升级优化,该项技术在多个核电项目钢衬里底板、壁板、穹顶安装中成功应用,焊接长度已超过千米,在国内首次实现核级钢衬里现场安装高效智能MAG焊应用“零”的突破,攻克了“卡脖子”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钢结构施工工效,程小华团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创造性地将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测试、工艺参数试验分模块同步展开研究攻关。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原本至少需要1年以上才能实现的研发目标,研发投入了多台“双钨极+热丝高效TIG”自动焊设备,不锈钢水池自动焊焊接合格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再次实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同样是在2021年,程小华牵头组建起核电自动焊专业化施工队伍,通过多方专家的评审论证,现场焊接机器人的投入将大大降低对高技术人工的依赖,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焊接一次合格率。

随着核电“智慧建造”规划的实施,“核电设备制造滨江基地智慧车间”的概念逐渐清晰,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在程小华团队手中,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程小华坦言,有时也会感到焦虑,但一想到团队成员正在夜以继日地奋战攻坚,自己就会充满无限动力。对于自己的目标,程小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核工业人,我要加快核电建造科技创新,为助推祖国的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