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珍:一根纱线背后的“工匠精神”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杨兆珍:一根纱线背后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2-05-06 09:57:55

杨兆珍潜心攻关,在创新路上大施拳脚

欧清明 许盼

近日,第二届“淮安工匠”名单揭晓,江苏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洪泽联合化纤有限公司新品部主任杨兆珍名列其中。杨兆珍扎根纺织事业20余年,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钉钉子精神扎实落实,先后荣获2021年“科创江苏”企业创新达人、2021年度淮安市“科创淮安”创新达人、“淮安市巾帼匠星”、淮安市洪泽区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以研发催生动能

1998年,杨兆珍从北京服装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怀揣理想来到淮安,埋头苦干,一干就是20多年。杨兆珍也早已从从理论型人才转变成实践性人才,在功能性弹性复合聚酯纤维新品研发、多组分聚酯纤维复合新材料工艺研究、质量管控等方面越干越出色。

杨兆珍坚信,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为此,她依靠江苏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大量的研发投入,潜心攻关,大施拳脚,不仅协助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建立了科学的研发管理体系,带领团队每年研发新品8项以上,新产品占企业的销售收入1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杨兆珍主持研发的工艺技术等获得授权专利5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件。

杨兆珍带领研发团队围绕功能性、绿色、循环再生等特种纤维技术发展趋势,开发多项产品。其中,弹性仿棉双组分复合纤维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她研发出的“棉弹丝”品牌产品入围中国流行趋势2021/2022名单。

“发展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优化产品工艺、品质、性能。我们通过深化合作,凝聚创新力量。”杨兆珍推动企业与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常州纺织服装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目前,我们正在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抗皱保型双组份复合弹性纤维、安全生态抗菌防病毒功能纤维、生态阻燃聚酯纤维等产品,力求实现高端纺织和高性能聚酯复合纤维新材料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与创新。”杨兆珍说。

以时间打造精品

“在我看来,产品研发就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益求精,直到极致。”杨兆珍认为,把一件事做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极致。

如何生产出性能更好的纱线是杨兆珍多年来最关注的问题。她不断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市场发展方向研究和客户需求进行研发创新,反复试验,生产出兼具舒适与抗紫外线、抗菌、吸汗等功能性需求的产品,市场反应良好。

“创新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纱线优点提炼、缺点去除,这一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杨兆珍指着纱线介绍道,研发产品先要具备设备、原料和工艺,纱线样品制作出来后,要详细测试成品的质量、性能等指标,对没达到要求之处进行修正、再次测试,反复多次检验考证,直至达到高标准。设备、工艺、人力等稍一出错,便要从头再来,整个流程下来常常需要半年时间。

“无论多难多累都不能放弃,只有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坚持,甘于坐冷板凳,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性能够强、口碑出色的产品。”杨兆珍说。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石美娟说:“杨主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公司是出了名的,经常下班了还能看到她在机台、在车间研究产品,这让我们都很佩服。”平时,杨兆珍工作电话不断,研发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她总是能第一时间解答出来。

以传承书写辉煌

作为新品部主任,杨兆珍毫不吝啬地将工作经验、研发技巧与青年员工分享,通过反复操作示范,手把手指导,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

过去,江苏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单丝道机台纺丝,为提高效率,公司创新采用复合纺丝的方法。“这其中需要提升的不只是器材,更是工艺的改进和人员技能的提升。”为此,杨兆珍不仅潜心研究新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更是深入一线,指导工人技能,直到工人们掌握了新技术为止。

一点一滴,一步一印,杨兆珍带领团队在创新上持续发力,靠着比质量、拼性能,不断生产出更优质的新产品,促进了企业销售额大幅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杨兆珍通过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洪泽联合化纤有限公司,均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外,江苏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化纤行业“十三五”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洪泽联合化纤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下一步,杨兆珍计划在带领团队上再发力,努力带出一支技术过硬、能打胜仗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