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别国防绿 劲绘人道红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轻别国防绿 劲绘人道红

——记南京市红十字会军转干部郑海龙

发布时间:2022-07-06 10:39:34

 1964年出生在苏北盐阜大地的郑海龙,18岁入伍,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师职领导干部,2018年转业到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现任会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他把部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传统带到地方,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为南京市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铸魂育人守初心

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众所周知,红十字会是群团组织。郑海龙尽管是红十字战线的一名新同志,但作为一名老党员,深知红十字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这样才能确保红十字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转业报到伊始,会党组分工由他来分管组织宣传部门,适逢市级机关开展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他针对红十字会的工作特点,创造性提出“分工包干、包时段组织”的学习方法,坚持每周工作例会,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讲评。定期组织参观见学、请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激发全体人员学与做的内在动力。不定期组织学习笔记展评、应知应会测试,检查学习效果。市红十字会机关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态多次被南京日报、金陵晚报等媒体报道。在市委第一批主题教育评价问效中,群众满意度测评达 100%,得到了考评组的充分肯定。

工作一段时间后,郑海龙发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流动性小而年龄普遍偏大,守摊子过日子的思想比较普遍。他把在部队养成的“工作要有声有色、生活要有滋有味”理念,通过互动交流,潜移默化传递给大家。工作中,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需要承担责任时绝不推诿。遇到矛盾,总是第一时间找当事人谈心交流,分析原因,及时化解。他分管的部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21 年度“机关作风建设标兵处室”,一人被选树为2021年度“南京市三八红旗手”并荣立“三等功”,这在南京市红十字会自2004年理顺管理体制后均属首次。

躬身力行践使命

红十字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然而,受经费和渠道的限制,如何做好红十字宣传是一个长期困扰各级红十字会的大难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郑海龙敏锐地发现了抖音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社交自媒体,传播快、互动强,深受群众喜爱。他觉得抖音平台与红十字会工作十分契合,如果将红十字各项工作放到抖音平台上进行展示肯定能获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风口往往稍纵即逝。没有经费,也没有人指导,郑海龙以个人名义注册了抖音账号,一点一点学习摸索。每天正常工作完成以后,其他同事都下班了,只有他还趴在办公桌上把当天各部门工作动态和群众爱心奉献事迹素材归并制成短视频,再配上精心构思的文案逐一发到账号上,往往下班以后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编辑发布,有时甚至到半夜,还先后付出了5万多元的维护费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一开始观看人数、点赞人数、互动人数基本是个位数,短短八个月,点击量高达475万,视频点赞互动41.6万人次,抖音直播149场,总观看人数超80万人次,粉丝38.6万人。“积善”账号已成为抖音平台传播应急救护、人道救助、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的“No.1”。

有人问他:没有任何报酬,还牺牲很多休息时间,你自费做抖音图啥?他的回答很简单: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红十字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并参与进来,我就觉得很值得!

履职尽责显担当

2021年,会党组根据工作需要调整郑海龙分管捐献服务工作。这对他这个毫无医学背景的人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边学习边调研,他提出捐献服务工作不能像以往那样“撒胡椒面”,而是要把重点转向无偿献血者及在宁高校大学生,在采血现场大力动员,在高校开展系列宣传。两年多来,南京市红十字会共发动 7000多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功实现捐献 41人,创全省入库人数和捐献人数两项历史最高纪录。

2021年7月13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的共产党员远征同志成为南京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组织宣传活动。2022年1月,江苏省第1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又在南京产生。郑海龙为了南京市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工作能够在省里出彩,盯住前期配型结果和全省捐献动态,组织捐献服务部人员对工作对象开展大范围动员,最终确保了这第1000例由南京市民实现捐献。

“南京市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之友协会”曾光荣当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近几年,由于人员调整不及时,协会发展陷入瓶颈。他及时调整充实人员并完善规章制度,两年中发动3万多市民加入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共实现遗体捐献500多人、人体器官捐献56人,登记人数及捐献人数均位列全省第一。

作为一名转业干部,到地方工作后,能继续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在很短时间适应身份、工作、职务的转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郑海龙做到了。每当有领导和群众称赞他的时候,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在延续部队养成的习惯而已,军转干部不能也不该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