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超:用奋斗书写“跨界传奇”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蒋超:用奋斗书写“跨界传奇”

发布时间:2022-07-22 09:58:22

一年超过200天出差工作,蒋超在奋斗与坚持中完成了角色上的完美转变。

本报记者 谢丹娜 通讯员 郑宁宁

2009年,从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的蒋超加入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踏踏实实钻研业务的他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脱离熟悉的专业,“跨界转型”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软件研发到工程实施领域,蒋超书写了自己的“跨界传奇”,一年超过200天出差工作,在奋斗与坚持中完成了角色上的完美转变。

那是2018年,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蒋超从智能电网产品中心到了新成立的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就在这年年底,产品中心首次开展油色谱在线监测运维工作,亟须一位专门的负责人。中心主任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做事严谨踏实的蒋超。

没想到,这个耿直的小伙子竟然犯了难。“我当时确实不太愿意,”蒋超笑言,“因为我之前一直从事的是平台系统研发工作,从研发转向工程,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角色和心理上,一时之间都让我很难接受。”最终,蒋超从大局考虑,还是接下了这个“军令状”。

“挨过打”才知道“疼在哪”。蒋超知道只有懂现场、熟悉工程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平台和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功能,需要怎么样的改进。初次担纲油色谱在线监测运维工作的负责人,他实实在在尝到了系统兼容性和维护功能缺失的苦头。那一年,蒋超都在到处奔波,到处“救火”,这让他下定决心,组织开展了“在线监测子站”“在线监测维保平台”等多个平台、终端类项目的研发和应用。“治病要治根”,一个在线监测子站就解决了61%的监测系统离线故障,让现场工作的压力陡然下降,尝到了产品和工程相结合的甜头。

在工作中,蒋超总结了“蒋式三部曲”工作方法,就是遇到任何技术难题,第一查阅书籍钻研,第二请教学者专家,第三细致总结经验。“认死理”的他查阅了无数资料,一有空就逮住公司相关专家、领导以及认识的大学教授请教,然后将所感所得用心总结记录下来,用同事的话说,“仿佛着了魔一样”。偶然的一次机会,蒋超在网络上无意间看到一个专业相关的PPT封面,在右下角不起眼的位置,附有某省电缆专家的联系方式。蒋超十分惊喜,立即致电过去,结果对方一头雾水,甚至以为他是骗子。一番认真的介绍后,专家被他的细心和执着深深感动了,不厌其烦地解答了蒋超所列的难题,素不相识的两人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通话。

虽然在新领域算是个新手“队长”,但蒋超还是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带领团队一步步成长,逐渐成为大家口中的“万能团队”。他们还形成了“现场+技术”双向合作程序——一旦在现场发现什么问题,现场人员赶赴故障现场,“在家”的技术人员“线上作业”,双线合作,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曾和蒋超一起共事的现场技术人员开玩笑地说:“你们团队每次遇到困难都能自己解决,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员都没有了存在感。”对此,蒋超笑笑道:“这都是兄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结果,尽快解决问题,掌握现场的主动权,咱们才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2021年9月,经过6个月的封闭式开发和测试,蒋超带领团队精心打造的多模综合物联监测单元终于完成产品试制,打破了业务和专业之间的技术差异,将“有线无线一张网”“一套架构解决全站接入”变成了现实。顾不得庆祝,蒋超就着手准备投入到现场的工程应用当中去,这是该类型装置在省内首次应用,既有忐忑不安还有些激动,激动是终于能够实现主设备状态感知站端网络架构的优化,实现了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大幅提升,忐忑是因为设备是否能够平稳运行,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成效,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对蒋超来说都是未知的挑战。目前该装置已在泰州换流站、政平换流站正式运行投入使用。

“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工程运维,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工作可以是千千万万种,但责任都是一样的重!”短短三年多时间,蒋超从零开始,勤恳务实,砥砺深耕,从跨专业的“新人”快速成长为专业娴熟、管理专业的多面手,与中心同成长、共发展,与企业同命运共前进,用敬业书写理想,用担当诠释忠诚。站在新能源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新浪潮中,他将继续潜下心去继往开来!

扫码看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