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比较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比较

发布时间:2022-12-09 11:02:24

范 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指出,中国给“现代化”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道路新:立足中国实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表明,现代化不是西方的专利。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一些西方理论家据此声称“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结果一些套用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水土不服、陷入困境。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本国实际,走出了一条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3.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14.4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增长到18.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数百年来“西方现代化”的重大破解,是对人类文明道路的新发展。

目标新:将“物的现代化”发展为“人的现代化”

西方传统工业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发展“老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社会保障几乎为空白。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过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路径新:将西方“串联式”发展改造为齐头并进的“并联式”发展

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大抵是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推进路径:

一是规划引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把握历史主动,有明确现代化战略目标、中长期发展规划、阶段性战略部署,扎实稳步推进。

二是快速赶超。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用几百年时间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后发赶超。

三是协同并联。西方的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用了二百多年时间。而中国采用的是“并联式”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叠加发展,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

 价值新:将“侵略对抗、零和博弈”改造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文明交流互鉴,打破了西方所谓“文明冲突论”。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评价说,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侵略对抗”、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各国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让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路径、新选择。

(作者单位:昆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