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我国新时代劳动关系的三个维度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研判我国新时代劳动关系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3-01-17 10:09:05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研判我国新时代劳动关系的三个维度

钮友宁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国际发展环境变化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激荡,我国新时代职工队伍素质和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为各级工会参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政治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实践路径。

卓有成效地做好我国新时代工会各项工作,我们面临着高质量发展普惠的公共政策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多维交织。积极营造依法维权和真诚服务的劳动法治环境,有效化解因劳动关系矛盾引发的社会系统风险,逐步改善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生活品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成为工会工作的重要课题。

在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实践中,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民生幸福指数,研判我国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新特点新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与建设,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热忱和敬业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会工作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创新理论思维、管理制度和实践路径,深刻认识我国职工队伍发展趋势和规律特征,积极应对工会工作面临的机遇、风险和挑战,从三个时空维度审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成效。

一、从宏观战略需求审视职工队伍的主流趋势

从我国总体战略新态势和发展新格局上看,当今世界发展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虽然面临的挑战、风险和机遇均前所未有,但我国仍然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判断。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为我们奋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历史性机遇,这是我国应对新变局和开创新局面的最大底气,也为各级工会牢记党的重托和职工的期盼,做好我国新时代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政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秩序和改善周边安全态势,为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方案,成为在世界新变局中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契机。但是国际局势和发展环境之变超出原先的预期,疫情防控扩散深刻改变全球治理和发展预期,改变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体制格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新冷战思维加剧局势动荡,地缘政治和军事冲突、全球性能源危机降临,全球性共性问题和国内特殊性问题纵横交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挤压,严重制约市场营商环境和劳动保障持续能力,困扰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各级工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对各类职工的思想引领和组织凝聚工作,我国职工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义利观,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尤其是职业技能素质明显提升,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自觉行使职工作为城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参加社会主义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实现中国梦目标团结奋斗、建功立业,同时正确对待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充分体现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主人翁意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精神文明的标杆,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创造成为职业操守。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历史进步力量,在我国改革创新发展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二、从互联网思维看待数字劳动调节方式

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来看,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浪潮加速冲击,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显著标志,数字经济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深刻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治理结构,彻底改变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逐步改变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消费观念。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兴起和运用,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共享发展的基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职工队伍的利益分层结构和职业素质差异加剧,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

我国职工队伍规模总量和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保障和公共政策导向的普惠导向作用凸显,各类职工流动分布与产业经济结构相适应,城乡劳动力市场和适龄劳动者队伍稳步壮大,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相继成为我国新时代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受惠人群。因为受到疫情蔓延和企业开工不足的影响,职工就业市场空间和生活品质提升受到显著影响,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和实际失业率反差增大,农民工流入城镇就业数量和移动速率减缓,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或市场创业,城镇企业就业职工结构老龄化特征逐步加深,与互联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年轻化形成鲜明对比,相对程式化、规制化和标准化的传统劳动关系,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城乡新增劳动者,更愿意选择用工灵活和薪酬较高的新就业形态。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更加旺盛,与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和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形成对比,由于数字经济就业和社会阶层利益固化等原因,各类职工实现社会流动的阻力系数加大,知识和技能专业性成为结构性失业的诱因,疫情蔓延侵蚀企业生存环境和职工生活品质。

劳动关系市场化数字化契约化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和社会利益诉求形成同频共振,有效化解因劳动关系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系统风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协同安抚职工情绪,妥善解决好职工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承载各级党政、职工和社会的重托与信任,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权益的成效,影响共建共享我国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影响广大职工对发展趋势和生活品质的信心,迫切需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砥砺前行、不懈奋斗。明确工会工作的历史方位和职能定位,要结合实际加快我国平台和数字经济劳动立法,明确互联网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和法理依据,不断提升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效能,依法有序承接公共职能和协调劳动关系,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从工会组织职能履行审视参与社会治理

从工会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作用来看,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尤其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我国工运事业遵循国际普遍性和中国特殊性的原则,我国工会是各级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和新型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党领导下最大的社会枢纽型群众组织,更是企业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合作伙伴。党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和职工对工会的新期待,是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内在动力,迫切需要养成战略性发展眼光和国际化工作视野,坚定地扛起深化新时代产改和工会改革的使命责任,创新工运理论思维和实践路径迎接新挑战,加快工人阶级先进性锻造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和群众路线走深走实,用广大职工昂扬向上精神风貌影响职业风尚,为实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工会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社会满意度评价。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系统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实践是检验工会工作的唯一标准,认真贯彻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贯彻落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和策略,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工运理论实践创新发展体系,完善现代工会工作、组织体系和服务职工体系。

我国工会工作赋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责任,作为国家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政授权、于法有据和社会共识相结合的原则,依法有序承接适宜其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既要开展“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项目”活动,作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益补充,要把建档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的打零工者,逐步纳入各级工会困难帮扶和职工互助互济范围,又要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各级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在依法协调劳动关系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中彰显作为,形成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要提升参与企业劳动治理和提升协调劳动关系能力,在完善维权服务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发挥作用,团结动员高度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