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是施展才华的最好机会”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国家需要,是施展才华的最好机会”

发布时间:2023-05-05 08:53:59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申申筑梦深海,致力于实现海洋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需要,是施展才华的最好机会”


本报记者 谢丹娜

时间回到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目前已知的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909米。两年多过去,回忆起当初现场亲历极限突破的那一幕,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杨申申依然心潮澎湃,难掩激动兴奋之情,“万米技术上,我们可以站在世界的最前沿,那是非常自豪的!”

从2005年大学毕业进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至今,18年来,杨申申一直在和潜水器打交道。作为“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蛟龙”号三台“大国重器”的核心研发成员,杨申申一直在奋斗拼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技术人员,成长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跟跑”,创造零的突破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立项之初,我国曾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是巨大的技术跨越。杨申申将之形象地称为载人深潜器研发的“跟跑”阶段。

当时,杨申申刚毕业,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招聘人员提到,企业正在研发水下装备领域的一个国家级重大项目,这个执着追求技术的理工男立刻来了兴趣。他说,“‘蛟龙’号属于863重大专项,我刚参加工作就能够参与其中,能够把自己的努力方向跟国家的这种大领域合在一起,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

从事载人深潜装备研发,其中的艰辛杨申申完全能够预料。真正让他饱受考验的,其实是海试。2009年第一次参加“蛟龙”号1000米级海试,也是他第一次面对大海。出生、成长在内地的他,在海浪颠簸中一路航行到了南海深处,感受到了对大海的深深敬畏。

数不清的实验后,杨申申和团队成员克服了晕船、复杂的海况等诸多不利因素,一个一个点,啃下了“蛟龙”号的海试。“做深海装备,首先必须能够承受海洋现场环境的考验,真刀真枪去做技术,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为没有一项马虎的技术能够在海试中通过。”

“并跑”,实现自主可控

经历了“蛟龙”号的磨炼,杨申申也成为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的副总工程师。

“第一个‘蛟龙’号解决了从无到有,第二个潜水器就是要解决关键设备国产化的问题,实现从有到好用。虽然下潜深度从7000米回撤到4500米,但自主可控的研发难度其实是大大增加了。”杨申申说。

电池是事关潜水器安全的最关键技术之一。“蛟龙”号使用的国产银锌电池,寿命只有一年,而且价格昂贵,难以大范围、高频次使用。在“深海勇士”号的关键技术国产化攻关中,就包括了充油耐压锂电池的应用。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负责人,杨申申和团队反复论证,持续攻关。然而,第一次进行耐压性能测试时,电池发生了故障。“恰好国外这种电池技术也出现类似问题。要不要更改能源方案?我们展开了大量讨论。”

杨申申说,经过专家集中攻关,还是选择了坚持。团队紧急优化技术方案,将研究方向从比较先进调整为比较安全,同时改造极板设计,优化制造工艺,直到最终实现了锂电池在“深海勇士”号的成功应用。

“现在‘深海勇士’号每年完成近100次下潜任务,除去航行和维保的时间,在作业现场是连轴转,基本保持每天一个潜次的频率,锂电池为这样高频次的应用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撑。”对此,杨申申特别有成就感。

“领跑”,站到世界最前沿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相继获得成功,载人深潜团队深藏心底的梦想被“点燃”——向万米发起挑战。

“从4500米深度到万米之深,也是非常大的跨越,全部应用我们国内自主的技术、自己研发的装备。”杨申申说,万米载人潜水器要承受1000个大气压,这么大的压力加在潜水器上,对潜水器的材料、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奋斗者”号的研制与海试中,杨申申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带领设计团队攻克了“大容量深海能源系统”“低噪高效推进系统”“集成控制液压系统”“自动定位和快速隔离的接地检测系统”等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多项关键材料或部件的国产化。

“奋斗者”号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海试期间,杨申申在朋友圈晒出同一地点拍摄的两张照片,让人隐约体会到了任务的艰巨:第一张照片里,天刚蒙蒙亮,迎着朝霞,下潜任务紧锣密鼓地进行;另一张晚霞西沉,潜水器被回收到船上。当天作业时长足足17个小时。

当时,杨申申担任海试现场临时党委副书记,带领海试队员披荆斩棘,克服恶劣天气造成的困难,到达作业海区立刻开展试验,顶风冒雨经常工作到凌晨,实现了8次万米下潜,最大深度10909米的伟大壮举。

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第一次把3名国人送达地球的“第四极”!“我们从好用一步跨到世界最前沿,实现了从自主可控到国际领先的大跨越!”杨申申说。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个大国重器的研发,见证了这名80后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而在杨申申看来,这是我国载人潜水器从跟跑到并跑、最后领跑的发展历程。

“海洋深度是有限的,但是深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无限的。下一步,我们将从新材料、作业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继续攻关突破,进一步发展载人深潜技术。”杨申申告诉记者,团队目前正在攻关全通透载人舱,采用有机玻璃作为主材料,实现360度全方位大视野观察,为未来科考、观光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杨申申认为这是对载人深潜团队的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他深深感到,必须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国家需要,就是施展才华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