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劳动法庭成立两周年 审结案件4543件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苏州劳动法庭成立两周年 审结案件4543件

发布时间:2023-07-24 09:29:24

苏州劳动法庭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设立的全国首家劳动法庭。苏州中院供图

7月12日,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召开苏州劳动法庭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并举行“贯彻‘公正与效率’主题推动劳动审判现代化暨数字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审判热点问题”座谈会。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苏州两级法院共新收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9383件,审结19002件,涉及标的额30.98亿元,其中苏州劳动法庭收案4470件,审结4543件,3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等全国性典型案例,8个案例获评全省典型。

作为全国经济强市、制造业大市,苏州现有市场主体超过280万户,用工需求旺盛,又恰逢数字经济浪潮汹涌、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节点,这对苏州法院如何答好“公正与效率”命题,切实做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锚定将法庭打造成“权益保护的展示窗口、规则探索的实践基地、专业化审判的试点平台”这一目标,《苏州劳动法庭建设三年规划(2021-2023年)》应势而生。目前,苏州市法院已建立起40人规模的专审队伍,归口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并在全国首创新就业形态民商事案件归口审理机制。

“新业态用工模式给司法实践带来新挑战,也为劳动审判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苏州劳动法庭负责人沈军芳表示,苏州法院树立贯彻“双保护”司法理念,既撑起法律之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与正当发展利益,为新业态持续释放创新活力、规范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根据当天发布的涉新就业形态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2018至2022年,苏州法院共审结涉新就业形态纠纷862件,呈逐年上涨趋势。同时推出的涉新就业形态十大典型案例,覆盖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诸多“互联网+”用工模式。其中,“外卖骑手被个体工商户案”“网红与平台分手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案件,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依托良好的地域发展优势,苏州法院快马加鞭推进审判思维、机制、方式迭代升级,纾新业态急难、解劳动者愁盼,及时把有效平衡劳企双方利益、保障新业态从业者合法权益、规范引导新模式健康发展的经验做法提炼为能够普遍适用的裁判规则,努力创造更多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劳动争议审判“苏州经验”。

司法审判是纠纷化解的最后一道关口,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定分止争,则是劳企双方共同的强烈期盼。为此,苏州劳动法庭多措并举不断织密多元解纷“网”,解开诉源治理“结”。通过深化与市委政法委、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劳动仲裁委共同构建的“六方联动”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诉前调解前置试点工作,做实做优前端调解,做精做细后端审判,促使大量纠纷源头化解、止于诉前,有效降低劳企双方诉累与关系修复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成立的“三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专业调解工作室已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19件,接近该院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同期结案数的40%。

记者 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