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下的“协商沙龙”是鲜活的实践样本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葡萄架下的“协商沙龙”是鲜活的实践样本

发布时间:2023-09-12 09:42:11

葡萄架下的“协商沙龙”是鲜活的实践样本

沈峰

“临时工的工资还能再涨一点吗?”“能不能设一个职工质量奖?”日前,在徐州市沛县顺禾家庭农场,葡萄种植户、经销商、产业协会等各方代表围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葡萄架下的“协商沙龙”。大家围绕葡萄行业企业长期固定工和临时工基本工资、意外伤害保险、旺季绩效奖,以及葡萄品牌保护等方面内容,或主张权益或出谋划策。(9月6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沛县已成为全国葡萄产业绿色发展的典范,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万余亩,从事葡萄产业的企业26家,职工2000余人。但是,随着产业发展迅速,也出现了行业职工工资偏低、支付不及时、劳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职工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队伍不稳定,也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沛县总工会和县葡萄产业协会筹办了这场协商活动,召集大家坐下来谈。经过职工和企业的平等协商,就工资涨幅、设立职工质量奖等议事达成协商意见,与会各方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专业特点,从品质打造、市场定位、营销运作、薪酬激励、劳动保护、权益维护等多个角度,对沛县葡萄行业劳动关系和谐双赢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商沙龙”取得良好效果。

显然,沛县葡萄架下的“协商沙龙”是鲜活的实践样本。过去,企业职工工资、福利大多由企业自主确定,不少老板“资本意识”强“协商意识”弱,员工也不善于或怯于协商,在企业经营发展方面更是没有话语权。现在,各地工会组织牵头开展职工议事协商活动,一方面让企业和职工平等对话,协商工资增长、福利保障等职工权益问题,同时协商机制也畅通了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另一方面,通过“协商沙龙”等机制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职工共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把企业民主管理贯穿于“职工事”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创共建共享共赢。

进一步看,开展职工议事协商活动是劳动关系双方在薪酬激励、劳动保护、权益维护等方面寻找并建立利益均衡点,化解分歧、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此而言,沛县葡萄架下的“协商沙龙”值得肯定和推广。而且,企业职工议事、集体协商等机制是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应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