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仪镇劳调会“乡贤+阵地”创新“枫桥经验”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大仪镇劳调会“乡贤+阵地”创新“枫桥经验”

发布时间:2023-12-04 10:52:14

退休后,大仪镇的王金昌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一直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从民间“和事佬”到乡贤“法管家”,每年调解矛盾百余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他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还被评为“江苏省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

大仪镇一名企业职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职工家属要求所在企业按照工伤标准进行赔偿,企业老板却以职工下班后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为由拒绝赔偿。双方多次交涉未果后,矛盾升级,职工家属采取了过激行为。王金昌听闻此事后,主动协助镇劳调中心进行矛盾调处。在理清纠纷产生过程和相关法律关系后,王金昌分别找到企业老板和职工家属,一方面向企业老板宣传工伤赔偿相关法律规定,劝说企业依法赔偿。另一方面要求职工家属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采取暴力等违法手段。在王金昌耐心劝说下,双方当事人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快达成工伤赔偿协议。

类似王金昌这样的“乡贤”调解志愿者在大仪镇还有不少。近年来,仪征市大仪镇充分消化吸收浙江“枫桥经验”人民调解模式,整合人社、司法、工会等资源,以“乡贤”调解志愿者为主导,构建出大仪镇“一站式”调解平台,围绕“四个中心”(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四项服务”(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一所五站点”)、“四大功能室”(综合接待室、法律咨询室、调解工作室、诉源治理视频接待室)抓好软硬件设施建设,创造出“乡贤+阵地”劳动争议调解新模式。

大仪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进“乡贤+法律服务”基层治理模式,依托王金昌等调解志愿者个人调解工作室,实施“1+2+6”的人员配备,通过引进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治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服务、普法宣传教育等职能为一体,让调解中心成为矛盾纠纷的“调解处”、法律咨询的“服务站”、普法教育的“宣传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2017年年底,建筑工人王某从大仪镇一建设工地脚手架上摔落,四肢瘫痪,各项医疗费用100多万元,但赔偿金额一直无法与工地施工方达成一致意见。王某家人找到了“乡贤”调解志愿者出面帮忙。志愿者第一时间与包工头取得联系并了解情况,并经常到医院看望王某,针对双方对赔偿金的意见一次又一次地交流。很快,双方就达成了一次性付清109万元赔偿金的调解意见。

今年6月份,大仪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专门邀请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志愿者潘宗兵等法律人士走进大仪镇企业,从招聘录用关、签订劳动合同关、社会保险办理关、管理关、离职关等方面结合生动的案例,向劳资双方讲述规避用工风险的知识,帮助企业完善用工制度,在大数据时代合理规避劳动争议风险。同时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培训活动受到用人单位和职工一致好评,大家都说“乡贤”劳调员的话中听,他们信得过。

大仪镇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访调对接、公调对接、诉调对接以及矛盾调解进网格,不断拓宽纠纷化解方法路径。司法所和信访窗口实行联合办公,实现矛盾化解无缝对接;把诉调对接纳入“庭所共建”内容,在镇“一站式”调解中心接入诉源治理视频系统,加强与基层法庭沟通联系,合力化解诉前调解案件;发挥派出所调解工作室作用,在接处警过程中由干警及时化解小矛盾,对重大矛盾,镇劳调委及时派专职调解员和司法所人员全程参与,助力矛盾化解。同时,推进矛盾调解进网格,结合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入户走访、收集民意,同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排查出来的一般性小纠纷当场调解,难以解决的上报镇指挥中心进行报备预警,及时安排专人负责,极大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

最近,大仪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江苏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省工商联评为2023年江苏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冯春龙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