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沃野一株兰 科技催开富民花
发布时间:2024-10-18 14:00:32
本报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陈松标
无论您是从高铁、高速,还是国道、省道进入响水,都会看到“中国西兰花之乡欢迎您”的巨幅标牌。该县常年种植西兰花达10万亩,年产值超13亿元,年可带动3.5万人就业创业,素有“中国西兰花规模种植第一县”的称号。“响水西兰花”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韩欧美,被誉为农民的致富花、幸福花。这一切都与盐城市劳动模范、响水县蔬菜站站长徐亚兰息息相关。
徐亚兰26年如一日奋战在基层一线,从事蔬菜园艺生产技术推广工作,2015年开始带领团队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紧紧围绕西兰花、毛豆、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舍小家为大家,竭尽全力服务“三农”,为响水绿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建基地、作示范,孵化新质生产力
1997年,徐亚兰刚出校门便被对口录用在响水双港农科站工作,跑遍田间地头,为农民种粮种菜排忧解难。2008年,她作为技术骨干被选调到县蔬菜站,集中精力研究推广蔬菜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她深感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还靠手把手一家一户地教农民蔬菜种植技术,显然跟不上时代步伐,也实现不了农民的致富梦想。因此,从2015年开始,她领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将科研成果在示范基地熟化并在全县面上推广应用,促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综合利用、“两花一豆”高效种植等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示范基地先后被认定为省级首批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省甘蓝类蔬菜重点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基地成功举办全国西兰花新品种观摩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观摩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示范基地“用科技浇灌富民之花”的科技引领型典型案例入选“江苏乡村产业振兴十大模式及典型案例”;“两花一豆”高效种植入选江苏省蔬菜主推模式;响水西兰花全程机械化模式与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她本人先后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盐城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并因工作勤恳、业绩突出于2020年接任县蔬菜站站长,又于2021年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正高职称,为实现科技富民理想创造了更好条件。
育良种、推新技,精准开拓富民路
为服务好西兰花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徐亚兰带领团队以国家、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为平台,建设国家西兰花良种联合攻关一级测试点,年示范展示国产西兰花新品种100个以上。经过多年的培育引进,筛选出6个适合本地种植的国产优质西兰花品种,国产品种占比实现零的突破,并达15%左右,助力破解西兰花产业“卡脖子”问题。她利用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推广,使得蔬菜生产“五新”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促进菜农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助推响水县绿色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响水县成为“中国西兰花之乡”、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响水西兰花”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江苏省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名单、江苏省农产品首张碳标签评价证书。
如今,响水西兰花全产业链年可带动3.5万人就业创业,从事西兰花产业发展的农民年净收益增加3万元以上。西兰花已成为响水农民的致富花、幸福花,西兰花产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富民产业,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干实事、解难事,为民服务守初心
无论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还是站长,徐亚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她心系农村,服务菜农,与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她的工作是“5+2”“白+黑”,白天跑基地、跑农户,晚上经常通宵加班准备各类材料。即使积劳成疾,她仍带病坚持在生产一线,不论寒冬酷暑、狂风暴雨,她都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为全县蔬菜产业经营主体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她不是在逐户指导农户做好修缮加固棚体、增加覆盖物、喷洒防冻剂等应急防范措施,就是在指导日常生产技术管理。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大年初二就坚守岗位,深入田头,推广设施蔬菜“一人一棚”包工制作业,使菜农顺利复工复产。
徐亚兰以实际行动坚守为民情怀,确保蔬菜稳产保供、菜农增产增收,先后获评江苏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和全省园艺推广先进个人,被誉为“万亩沃野一株兰,科技催开富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