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文旅消费市场新的增长极
发布时间:2025-02-08 09:08:06
吴学安
逛博物馆、体验地方民俗活动、尝试非遗手工艺制作……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消费十分火爆,“文化味”越来越浓厚。业内人士指出,春节假期“文化游”热度空前高涨,彰显了游客对探寻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预计2025年全年,旅游消费将呈现持续向上发展态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推动文化和旅游加速融合发展。为充分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全国多地紧紧围绕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以相关政策作为指引方向,接连举办了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文旅活动,并且打造推出了一系列诸如“文旅+”等消费新场景,催生了不少新业态、新模式。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一政策文件从多个维度出发,充分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文旅消费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文旅消费群体更加细分,这意味着传统的均质化和稳定化市场正在向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需求转变。这就要求文旅产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上更加注重各个群体独特的消费偏好和需求,深入了解每个细分市场,提供更加匹配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消费方式,既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又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要做大文旅消费“蛋糕”。一方面,要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开发“文化旅游套餐”,增开旅游列车等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出行,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消费增长;另一方面,要针对游客旅长游短、门票贵、住宿餐饮成本高等难点,通过分类指导,细化举措,降低文旅消费成本,构建文旅惠民举措区域共享机制。
繁荣文旅市场,要丰富文旅产品有效供给。一方面,针对消费者在各地进行文旅消费时面临的不同难点,应因地制宜推出消费惠民举措进行破解,根据游客需求的变化,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完善多层次、多维度的供给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果更加普及、更加普惠,为大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常态化延伸消费惠民,提升“平日经济”活跃度,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旅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抢占文旅融合重要关口,持续释放各项存量增量政策效应,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扩大和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激发文旅相关企业推出优质文旅产品,精心培养文旅市场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