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幸福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5-03-12 09:31:52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家政相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这份文件的出台,让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倍感振奋。去年全国两会,她提交的《关于发展完善家政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得到积极回应,并转化为切实的政策举措。更令她欣喜的是,今年,江苏开放大学将率先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职业教育‘断头路’终于打通,年轻人能在家政领域获得完整的学历晋升通道。”这份建议的落地见效,成为政企协同破解家政行业人才困境的生动实践。

“老人因腰椎手术卧床,其子女想聘请具备复合型服务能力的人员,既能照料老人,又能帮忙照护孩子,然而符合这样条件的人员比较稀缺。”作为江苏省首位来自家政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高华瑞的目光聚焦“一老一小”照护问题,她带着《关于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建议》赴京参会。

“当前,我国‘一老一小’照护需求呈现规模大、多元化、持续性等特征。”在高华瑞看来,家政服务与社区养老在人员、场景、设施上高度契合,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可盘活存量资源、整合碎片化资源、降低服务成本,打造“家门口”的普惠型照护体系,为完善普惠型民生服务体系提供创新路径。

带着这样的思考,高华瑞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沉浸式调研。通过走访社区、座谈交流,她发现“家政进社区”面临现实困境。“家政服务由商务部门主导、社区养老归属民政部门,养老与育幼服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策协同不足,资源重复投入与效率损耗问题明显。”高华瑞说,“不仅管理体制分散,社区支撑也不足。老旧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率不足40%,新建社区‘一老一小’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缺失,部分社区养老驿站、儿童之家空置率高,家政企业进社区面临场地限制,仅12%社区能提供免费/低价场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深度融合?“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场景重构、技术赋能,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在这份写满民生温度的建议中,高华瑞把“强化顶层设计”放在首位。她觉得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由发改委牵头成立“一老一小”服务融合专项工作组,整合商务、民政、卫健等部门政策,出台社区融合服务管理政策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制定复合型社区照护师职业技能标准,将老年护理、婴幼儿保育、急救技能等纳入统一培训认证,推动“一证多能”。

同时,还要激活载体功能。建设“家政+养老+托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养老驿站、家政服务站、普惠托育点功能,提供“一站式”照护服务。

高华瑞希望以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为支点,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幼儿健康成长,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通讯员 宁人宣 记者 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