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走进南京校园
劳模工匠用“三个精神”点亮青春课堂
江苏师资库正式上线
发布时间:2025-09-22 10:46:48
本报讯 (记者 陶睿 通讯员 宁工萱)“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我会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上多讲一些劳模工匠故事,引导他们做用匠心铸就青春梦想的追光少年。”“原来,高技能人才都是专注于某一领域并持续深耕,我也要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刻苦钻研、精益求精。”……9月19日,以“劳模工匠进校园 唱响思政好声音”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示范宣讲暨“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南京篇”展示活动在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举行。劳模工匠分享成才经历、畅谈奋斗故事,为现场300余名职工和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
本次活动由全总宣教部指导,省总工会主办,南京市总工会、市教育局承办。当天,“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江苏篇”师资库正式上线,师资库汇聚全省优秀劳模工匠代表和思政教师资源,将为广大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及时、更准确、更实用的线上线下服务。
8家高职院校、中小学校向8名劳模工匠颁发兼职导师、兼职辅导员聘书。他们将化身“三个精神”的传播者,“点对点”进校,“面对面”授课,为学子们带来关于技能与梦想的青春励志课。
活动设置了“行远——做劳动精神的传播者”“知至——做产教融合的践行者”“行成——做匠心筑梦的奋斗者”三个篇章。全国劳模尹禹、张红军、欧光文和学生代表共同宣读开篇词,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南京工人大思政课宣讲团宣讲环节中,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江苏工匠、南京市劳模王强以《精心调试呈匠心 做斤斤计较的行家里手》为题,讲述其岗位成才、技能助企的感人故事。南京市职工大学、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教师黄庆庆将南京工会《赓续百年工运薪火 奏响强会创先强音》的工运故事娓娓道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芮钟科以一段精彩的白局说唱开启了题为《“90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的宣讲,讲述南京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现场精彩不断、气氛热烈,广大师生深受鼓舞。劳模工匠实训课堂上,来自南京强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南京市劳模陶凯走进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实训课堂,结合专业知识,将劳模精神融入人工智能知识传授。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师生们以《向光而行》为题,致敬2025年全国劳模先进中的南京力量。活动间隙穿插了舞蹈《天山下的育花人》、歌伴舞《再一次出发》等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三个精神”催人奋进。近年来,南京市总工会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想课·南京篇”,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大中小学设立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充实大思政课师资库,组织开展大思政课培训、展示、全市巡讲活动,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一条红线贯南北 因地制宜创新”南京红色工运文脉线路,以“宣讲+文艺”“宣讲+志愿服务”“宣讲+红色寻访”等形式,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弘扬“三个精神”。接下来,市总工会将聚力打造“宁工讲堂”品牌,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推出更多具有南京特色的思政“金课”,把“大学习”的课堂搬到生产一线、校园课堂、发展前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群众身边、走进职工群众心里,为“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