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分钟到52秒,江苏职工破解行业焊接“暗礁”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从26分钟到52秒,江苏职工破解行业焊接“暗礁”

常州博瑞马波团队创新工艺在大会路演中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09-26 09:24:44

本报讯(记者 王鑫 谢丹娜)将一块新能源大功率板卡的生产时间从26分钟缩短至52秒——9月25日,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五小”成果路演现场,来自江苏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马波团队,以其创新性的焊接工艺,实现了这一效率的飞跃,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光储装备行业的焊接可靠性难题。

路演人马波介绍,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高集成化、大功率器件的应用成为趋势。然而,在储能变流器等核心装备上,大功率板卡的焊接缺陷犹如“暗礁浅藏”,导致生产效率低、维修难度大,成为行业共性挑战。

面对挑战,马波团队规划了理论分析、仿真优化、实验验证三阶段攻关路径,创新性地推出了一套“组合拳”工艺:“绿白双油屏障与盗锡焊盘设计”如同为焊点设置“交通导流系统”,有效消除了“连锡”这一常见缺陷;“仿形焊锡覆盖工艺”则基于元件三维数据精准“量体裁衣”,实现了焊料100%覆盖,消灭了焊接死角和空洞;“微孔阵列锁温排气技术”通过构建微型“锁温腔体”,优化了传热和保温环节,使焊锡渗透均匀,焊接强度提升30%。

方法的成功应用带来了显著效益。马波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以一款大型板卡为例,单块生产时间从1580秒骤降至52秒,效率提升高达96%。仅此一项,每年便可节约制造成本467.4万元,综合其他成本节约近千万元。

不仅经济效益突出,该成果还以优秀论文形式在电子制造行业协会推广应用,荣获行业优秀论文,为整个光储装备制造业的工艺升级提供了“江苏方案”。

“该成果直面行业痛点,解决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中的实际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给予肯定的同时,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高凤林从更高标准出发,为成果的进一步提升指明了方向。“一项优秀的创新成果展示,需要做到‘呈现漂亮、信息丰富、表述准确、逻辑清晰’,并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达人心。”他建议,可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提炼与总结,强化仿真数据等可视化呈现,使技术原理的阐述更具深度和说服力,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马波表示,高凤林副主席的点评,既是对项目现阶段价值的认可,更是对项目未来潜力的期许,为江苏职工创新成果从“做得实”到“讲得好”,实现更高水平的飞跃提供了宝贵指导。